在2013年全国两会上传递出这样的信息:随着中国经济体量的不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中国人自己的选择。
“中国社会过去30年的高速增长,来 源于新生的市场经济制度解放了人们的创业精神,市场制度的初步建立,解放了长期为落后制度所压制的生产潜力,这使得中国经济实现了持续高速增长。”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认为。
而时至今日,随着中国体量不断增大,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分量与过去已大不相同,增长速度也渐呈放缓之势。
今后,唯有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中国才能建立真正的现代经济,并顺利实现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的嬗变。
对于酒类行业同样如此。在经历了近10年的快速增长之后,酒类行业,特别是白酒行业自2012年以来屡屡陷入各种风波之中,整体形象饱受质疑,企业经营压力重重,传统市场趋于饱和,新生代消费群体亟待培养。
越来越多的酒业人士意识到,当下酒业所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调整和创新——从产品到营销,从品牌到文化,从战术到战略,都迫切需要新的思考,并以此指导酒类厂商的经营活动,实现新的跨越发展。
今年两会期间,《华夏酒报》两会特派记者便从酒业代表委员当中听到很多这样的声音。
顺应理性消费,回归产品价值
“对于酒类产品的过度包装,首先我是反对的,而且我觉得白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都应该对此持反对态度。”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口子酒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徐进在接受《华夏酒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认为,目前,包括口子窖在内的安徽省几家大型白酒企业所用的包装都比较简单,反对通过华而不实的包装来达到竞争目的,实际上意味着酒类产品价值的理性回归。
徐进认为,白酒产品的核心价值在于品质。喝一瓶好酒,可以给消费者带来感官上的优美体验,“而人们在享受舌尖上的美味之余,对白酒包装物又有多少关注呢?现在国内一些高端酒类产品的包装成本甚至高达百元,占到总成本的30%以上。可是这些包装在酒喝完之后就扔掉了,奢侈的包装立刻沦为垃圾”,对于消费者而言,其价值无从谈起,所以说,白酒过度包装,在无形中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这就是隐性的浪费”。
当前社会各界纷纷倡导勤俭节约,对于酒类企业,如何设计应用简约美观而具有文化品位的外部包装,就成为一个极具现实意义的问题。
“我们的包装成本不超过总成本的10%,非常简单。”徐进告诉记者,口子窖的包装相对还比较环保,酒品的过度包装问题更多出现在一些小酒厂身上,“这类企业希望通过奢华的包装来吸引消费者,而实际上,其产品本身价值较低,消费者花几百元买瓶酒,很多钱都花到了包装上”。
对此,徐进希望白酒企业更多从产品品质和文化内涵方面下功夫,不要在包装、卖相这样的白酒“化妆品”上因小失大、损耗资源,特别是在酒类市场理性消费的大势所趋下,这类价值过于表面化的白酒产品很难具备长久的市场生命力。
当然,产品包装的“瘦身”行动只是一个方面,但这已充分体现出酒业代表委员们的未来考量:酒业要实现健康、持续发展,产品价值的理性回归是必由之路。
融合现代理念,开阔营销视野
酒类行业如何与时尚生活理念及现代科技应用相结合,以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满足现代消费群体的新生需求,这同样是两会酒业代表委员们普遍关注的一个问题,关乎酒业持续发展的未来前景。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沱牌舍得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树平表示,白酒企业的品牌建设与文化内涵必须紧跟时代步伐,“过去酒类企业做品牌,往往是限于主观、流于形式,或者说就是为了品牌而品牌,缺乏与消费者的沟通意识,即便是经过长期传播和大量的宣传投入,也只能获得一定知名度,而在美誉度和认可度方面却仍停留在较浅的层次上”。
他分析说,寻求与消费者的情感共鸣,这是新的市场环境下必须解决的问题,否则中国白酒将逐渐淡出消费者视野,还谈何未来长远发展?
以沱牌舍得公司为例,在“沱牌”原来的国家名酒品牌背书基础上,近年来先后打造推出了舍得、陶醉、吞之乎等品牌系列。
“将这些现代人的情感体验作为品牌核心要素,并与产品风格、营销推广相结合,均收到了良好的市场效果。”张树平说道,这也充分证明了酒类品牌融合现代理念的现实意义。
全国人大代表、宜宾金喜来酒业公司副总经理易家祥则就电商话题与《华夏酒报》记者进行了探讨。
在他看来,白酒行业已经进入了一个调整时期,这也意味着白酒市场的品牌和渠道格局将迎来新一轮洗牌,新兴的电商渠道将由此上位,“酒类行业要不断保持发展步伐,就必须勇于接受新事物,并大胆进行营销实践的尝试”。
同时,易家祥也坦言,电商渠道要真正在酒业市场份额中占据一席之地,还有很多实际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是产品保真的公信力问题;其次,电商渠道如何体现价格优势,并与传统渠道商的利益相协调;再次,电商渠道必须提高产品的多样性,满足消费者对酒类品牌的多元化选择需求;另外,针对酒类消费行为和场所等特点,电商渠道的物流配套建设还要进一步加强。
“加强对现代理念和技术的应用,不断提高酒类企业的营销和市场服务能力,传统白酒行业的未来道路才能越走越宽阔。”易家祥说。
转变增长方式,实现持续发展
转变增长方式,加快结构调整,依然是今年全国两会的重要话题之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具有多层次性,回旋余地很大,无论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亦或是资金密集型产业,都有发展的空间,重要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产业布局,解决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解决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问题。
必须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要加强政策引导,鼓励企业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利用市场倒逼机制促进优胜劣汰。
以扩大国内市场应用、重要关键技术攻关为重点,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积极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加快建设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促进信息网络技术广泛应用。
坚持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并举,进一步发展壮大服务业。
这些内容在酒行业代表委员中激起非常强烈的反响,并就此对酒业发展方向有了更加明确而坚定的信心。
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宏柱告诉《华夏酒报》记者,已经把稻花香集团这几年关于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经验,浓缩在《关于将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项目纳入新农村建设重点扶持的建议》中,递交给了议案组,希望能为破解食品安全难题,提高农民收入寻找一条新的路径。而结合稻花香的企业实际来看,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链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生命之链。
据蔡宏柱介绍,稻花香探索和实践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包括“绿色种植——食品加工——全混饲料——规模养殖——有机肥料”的五级循环。
蔡宏柱进一步解释说:“这五级循环,是将农产品精深加工成为白酒、饮料等;再将加工白酒、饮料中的下脚料进行再加工,变成全混饲料,用于规模化养殖,再将规模化养殖的动物粪便加工为有机肥;最后将有机肥用于种植农作物,如此循环往复,形成一个以发展绿色安全食品为核心理念的完整的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链。”
蔡宏柱具体介绍说,农民过去卖玉米卖红薯,只能得到一次收入,现在通过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不仅最大限度利用了资源,而且极大幅度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当白酒企业真正将自身的生产、运营与地方的农业发展、城镇一体化建设进程等结合到一起,也就与社会进步的步伐协调一致起来,自然能够走得长远而踏实。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相较于近年来白酒行业内大张旗鼓的产能扩建,稻花香集团却独辟蹊径,通过参股、控股、收购、新建等形式,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产业布局,稻花香还先后落子湖北、重庆、贵州、西藏、黑龙江等地布局建设了产业基地。通过产业布局的过程,在资本输出、品牌输出的同时,逐步将其整套成熟的“农业产业化循环经济链条”在酒行业内推广开来,为白酒行业的创新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据了解,根据政府工作报告中的指导精神,稻花香集团或将在今后一段时间继续实施外部布局的发展战略,并正在与一些优质酿酒原料基地接洽合作项目。
结合此前华泽集团组建“酒业舰队”、联想控股连续出手收购区域性白酒企业等行业焦点事件来看,酒业整合的运作模式越来越成熟,转变增长方式的实践探索愈见成效——优化资源配置、确保持续发展,这是酒业自己的选择。
(您对本文有何看法,可通过新浪微博@华夏酒报进行讨论。)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