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杯酒人生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华夏酒报:法国 香槟减少二氧化
·华夏酒报:青稞酒特征风味物质研
·华夏酒报:名酒系列酒对撼区域酒
·华夏酒报:东营首次检出进口葡萄
·华夏酒报:江油开展散装白酒监督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烟台跨国维护葡萄酒知
· 经济增长不代表经济发展
· 从茅台降门槛看酒企蜕变
·酒仙网“双十一”提前购启动 “
· 受益“3C计划”,白酒股或迎来
最热文章
·丰子恺:吃酒
·喝酒--喝也不行 不喝也不行(李敖
· 会稽山拔得过会第一股
· 白酒怎样闯世界?
·喝葡萄酒别一口闷
· 红白混搭,酒业进入融合时代
· 未来十年酒类连锁将成主渠道
·国酒茅台:为中国白酒书写奇迹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
·2013年白酒行业呈大众品牌高端化
旗帜广告位
我们一起记录这个行业的点滴
2013-02-18 16:26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2013年1月23日,北京。


     深冬中的北京被刺骨的寒意裹着,从早晨就开始笼罩的雾霾天气似乎也像极了现今的酒水市场,被种种“事件”牵绊,酒业亟待“一片艳阳天”的出现。
     在这个错综复杂的酒业市场环境下,《华夏酒报》特意组织了《第一财经日报》、《每日经济新闻》、《经济观察报》、《中国经营报》、《中国证券报》、《21世纪经济报道》等权威纸质媒体,人民网、新华网、网易财经、腾讯网、搜狐酒评网等知名网站以及《糖烟酒周刊》、《新食品》和《中国酒业》等行业媒体多达46家媒体记者共同举办了一场“酒业财经媒体联谊会”。


     作为中国酒业第一报,《华夏酒报》希望能为这个行业和所有财经类媒体之间搭建一个长效的沟通平台,为营造媒体公正客观地记录酒业点滴进程的氛围贡献一份绵薄之力。


     媒体日益开放的现状与酒业危机公关意识的相对滞后,呼唤肩负时代责任感的媒体同仁们,客观记录酒业的成长进程,认真拷问事件背后的真相。在媒体记者的笔下,字字句句无不体现了其专业知识和职业素养,真实客观反映行业中的企业在进行着怎样的变革和努力是每一个媒体人的职责。因为,更多的消费者正是通过报纸、网站等渠道知道并了解一个真实的酒行业。


搭建一座桥,开通一条路


     2012年,中国白酒行业经历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从3月出现的限制高端白酒消费到“散酒门”、“勾兑门”,还有之后的“塑化剂”事件和中央军委“禁酒令”,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那样跌宕起伏,吸引着全国媒体的关注。


搭建一座“桥梁”


     2012年,中国白酒行业经历了一次次严峻的考验,从3月出现的限制高端白酒消费到“散酒门”、“勾兑门”,还有之后的“塑化剂”事件和中央军委“禁酒令”,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就像一部好莱坞大片那样跌宕起伏,吸引着全国媒体的关注。


  大多数媒体记者确实能够专业地对酒行业发生的问题进行公正客观的报道,并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举措,同时传递着这个行业无时无刻不在散发出来的正能量。然而,的确有一些媒体的记者并没有这样做。


     在这个讲究“眼球效应”的时代,往往诱惑着一些记者在稿件的采访中更多地专注于这个行业的“阴暗面”,甚至夸张性地将其放大。在事实并没有明晰的情况下,就贸然地代表着公众对一些企业进行了“审判”,在左右舆论的同时,也误导了公众们对真相的追寻和理解。


     在此之前,《华夏酒报》曾经就“塑化剂”事件撰写过一篇《和财经媒体聊聊酒的“那些事”》文章,就曾质疑,为什么一个传统的行业会受到这么多的现实打击?难道仅仅是因为在国家整体经济下行环境中,酒业一枝独秀,业绩喜人?如果真是这样,我们不是更应该关心爱护这个行业,而让这个行业更加健壮成长才对吗?这才是企业之福,行业之幸,媒体之责。


     不过,有个别媒体充当了某些利益机构的“打手”,其中的涉事记者也扮演了利益集团的“一份子”,甚至混淆了其他媒体记者们的判断。彼时,也有财经类媒体记者向《华夏酒报》记者表示,感觉最近酒行业“有些诡异,大家似乎都在被牵着鼻子走”。


     这不是媒体应该做的事情,规范行业工艺流程,监管白酒生产企业,向公众传播事实这本无可厚非,但如果借助媒体的力量来肆意操作,浑水摸鱼,充当利益机构的“枪炮”显然就已经背离了这个行业的职业操守。


     这显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也相信不是任何一家有良知和责任的媒体所愿意看到的事情。


     也正是那段时间,《华夏酒报》向所有的财经类媒体们发出呼声:《华夏酒报》作为中国酒类行业唯一一份财经媒体,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财经同行媒体们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和支持。我们有行业内的营销专家、技术专家和各地酒业协会的资源,如果谁有需要去采访去核实一些酒行业的新闻,我们会尽全力提供支持。


企业要“善待媒体”


     中国白酒是华夏文明演变过程中的结晶之一,在中国有着特殊的意义和历史。不论是从上古时期还是到现如今的现代社会,白酒早已紧紧地融入了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中,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n bsp;    但是随着现代文明的到来,中国社会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白酒行业这样一个传统的行业要发展,必然要紧跟历史的发展潮流。


     随着现代媒体传播的发展,业外资本及新兴企业在与媒体接触方面都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将独具特色的品牌文化、企业文化等通过多媒体渠道传达给潜在消费者或是现实购买者。而白酒行业的媒体公共工作略显滞后,沟通不够细腻,反映不够及时,酒业难免在宣传中陷入相对的被动。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下微小的变化,能带动整个系统的长期的巨大的连锁反应。这种现象在2012年的酒业历程中,表现得更为突出。


     为什么一篇漏洞百出的网络媒体报道,就引发了整个白酒行业如此惨烈的局面?为什么消费者和投资者一听到白酒的负面消息,第一反应并非是去核实事件的真伪而是透露出愤怒和和恐慌?这其中除了一些媒体的误导性传播外,白酒行业长期与公众信息的不对称以及由此产生的不了解甚至误解,一旦事件发生,出现被受众“误解”“曲解”的后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事实上,白酒产业长期以来都置身于某些误解当中,来自消费者的误解、来自投资者的误解、来自政策层面的误解。一系列的误解在限制了白酒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将一个个定时炸弹潜伏在白酒行业中,说不定什么时候有一根导火索就引爆了这个炸弹,就像这次塑化剂事件。


     显然,行业内的企业并没有形成有效的传播机制,也没有与媒体形成有效的沟通体系,这就造成企业在遇到危机的时候“亡羊补牢”而不成章法,也间接促成了媒体对企业的“断章取义”。


     中国食品工业协会白酒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会长马勇针对危机管理曾建议,企业需要成立一个危机管理委员会,由最高决策者担任委员会主持人,并设立一个执行得力的委员。如果企业发生食品安全问题,需要企业最高决策者亲自出面,其他问题可由能够独当一面的委员去处理。


     很显然,这个“危机管理委员会”最需要接触的就是媒体记者们,通过他们来传递企业最真实的声音和最新鲜的举措。


     事实上,《华夏酒报》也寄希望于通过这次活动加强与媒体同行们的沟通,使行业外的媒体们更加清楚地了解中国白酒行业真实的现状,希望实现一个及时有效的酒业信息共享平台,在突发事件中保证读者能接收到到客观、真实的信息。这是《华夏酒报》的一个希望,同样也是中国白酒健康快速发展所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


     企业、协会、媒体、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和信息反馈决定着这个行业未来的发展,白酒行业能够充分营造沟通、信任、分享的氛围后,这个行业的发展将会充满希望。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 2013,离梦想再近一点
下一篇: 未来十年酒类连锁将成主渠道
酒闻:葡萄催芽期如何进行温湿度管理?
酒闻:葡萄催芽期如
酒闻:中国授权保护香槟原产地命名制度 时机恰到好处
酒闻:中国授权保护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尊敬葡萄酒品牌”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
张裕上榜“世界最受尊敬葡萄酒品牌”
张裕上榜“世界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