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地人代会、政协会陆续召开,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勤俭节约办“两会”,各地会期纷纷取消酒水供应,但“酒业发展”却仍是热门话题。。1月26日记者从四省人大获悉,由宜宾代表团提交的《关于修订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的议案已正式被省人大议案组收纳。
代表建议修订酒类管理条例
成都1月26日酒类产业是我省最具竞争力的传统优势产业,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法律体系的完善,我省1991年实施、2004年修正的《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已明显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和我省做强做优白酒产业的需求。1月26日记者从省人大获悉,由宜宾代表团提交的《关于修订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的议案已正式被省人大议案组收纳。
议案建议,修订四川省酒类管理条例应删除《条例》中带有计划经济色彩内容,以及与现行法律、行政法规不一致的条款;理顺酒类生产、流通管理体制,整合质监、工商、商务等部门的监管职责,明确各环节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能职责;加强酒类行业协会建设,发挥其在实施品牌保护、提高产品知名度、推广行业技术进步、严格行业自律等方面的作用;根据我省独特的生态环境,调整酒类发展规划,明确产业布局,加强政府对重点产区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酒类知识产权保护,增设地理标志保护、名优白酒保护专章,明确酒类地理标志产品、名优白酒确认与保护内容。
制定名优白酒生产工艺技术规范地方标准,强化名优白酒企业周边水资源和大气等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在扩能技改、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等方面实施优惠政策;加大对假冒伪劣名优白酒、酒类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处罚力度。
白酒企业扩产“野心”
贵州省提出,在“十二五”期间,贵州省白酒工业总产值确保达到1300亿元,力争达到1500亿元。作为领军者的茅台,其今年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开发其位于仁怀市茅台镇中华村的新建生产车间。建成以后,茅台的年产量将会从3.7万千升上升到7万千升以上。
相比于贵州省的手笔,四川省更是来势凶猛。去年3月份,四川省经信委发布四川省白酒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欲打造五粮液1个千亿企业,宜宾、泸州两个白酒千亿产业基地,预计到2015年,四川白酒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达3000亿元。按照这一目标,仅四川一地白酒产值就已与2010年全国白酒销售收入2700亿元几乎相当。
同样,作为白酒生产和消费大省的山东也不甘示弱。按照山东省葡萄酒、白酒、啤酒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到2015年,山东省白酒工业实现销售收入518亿元、利税75亿元,分别年均增长15%和12%。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山东省芝麻香型白酒生产能力约为5万千升左右,到“十二五” 末力争芝麻香型白酒生产能力达到8万-10万千升左右。
对此,铁犁分析道:“未来10年,白酒行业将从整体繁荣过渡到两极分化,行业收入和利润将会向优势企业集中,向区域强势品牌企业集中,一批地方性的小企业将逐步被收购和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