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年末白酒都会迎来“疯涨”时节,酒企、经销商“习惯性”赚得盆满钵满,普通消费者也买得不亦乐乎。而到目前为止,国内白酒行业并未出现任何风吹草动,大幅涨价势头仍未光临。投资者不禁调侃:莫非“世界末日”的传言在白酒市场应验了?
“2012年最后一次白酒涨价潮比以往来得更晚些”,诸多因素制约了白酒行业的爆发,尤其是塑化剂事件的横空出世打乱了诸多白酒企业的行销部署。不过,白酒涨势或难阻挡,年末爆发指日可待。
与西方国家“圣诞消费期”不同,中国“春节档”时限较短,一般是从农历十二月份到春节前后,这与西方消费者提前一个月准备圣诞礼物的做法大有区别。目前距离春节档还有一段时间,白酒消费尚未激发也很正常,相关经销商和厂商不应着急。而且,白酒作为非一般的普通消费品,具有很强的“粘性”,顾客忠诚度普遍较高,很少有随意降低购买量现象的出现,更不用说该换其它品种了。
“塑化剂”事件不可怕,由其带来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国各个社会阶层对塑化剂的态度!有关部门没有大力惩处企业、没有制定严苛的检验标准、没有强制所有酒企进行检测,酒企采取“冷公关”处理、不主动检测、不主动公布,消费者则怨声载道、骂声如潮,却丝毫不会降低对白酒的兴趣。
中国的消费者是世界上“抗击打”能力最强的消费人群!普通消费者早已练成“百毒不侵”,其对食品安全的漠视程度令人震惊。只有个别炒家对白酒销量萎缩进行“深刻反思”,大量存货在手使其投资、投机行为蒙受巨额损失。酒企和经销商早就做好“持久战”的准备,知名品牌白酒的货源充足,其回避在“风口浪尖”之时抛货压价的做法比较明智。
另外,资本市场并未受到严重冲击,仅有几家与塑化剂事件扯上关系的酒企股价影响较大。从酒鬼酒(000799)走势来看,其与去年双汇发展(000895)三、四月份的行情有“异曲同工之妙”,诸多人士猜测背后有炒家蓄意做空。显然,消费者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麻木才是推动散户撤资离场的根本动力。酒鬼酒前期发展过猛,散户没有承受利空消息的心理准备。
白酒行业“积病良久”,产能过剩、结构失衡等问题亟待解决,与之相关的配套措施、监管体制仍处于“半真空”状态。更有甚者,白酒经过包装,堂而皇之的进入普通理财市场,蒙蔽了普通投资者的眼睛。中高端白酒逐渐脱离中高端消费人群,摇身一变成为了投机客炒作的工具。白酒期货能否出台不是重点,关键是如何将普通消费品的白酒和高端收藏品的白酒进行有效隔离,将不符合进入标准的企业、投资者挡在门槛之外。
毋庸置疑,塑化剂并非只存在于个别企业,而是白酒行业的内部“潜规则”。酒鬼酒事件的出现只是一个导火索,本已问题丛生的白酒行业恐步奶粉后尘。作为“半文化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酒的存在是必然现象,白酒市场的冷淡是短期现象。“外凉内热”的商品属性决定了白酒市场的行情是“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