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玉亮 河南省酒业协会会长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者消费理念的变化,中国白酒在风格、度数、营销等方面也在不断地发生着改变,以迎合消费者的需求。其中,酒体风格与酒精度的变化,更是主导了大多数消费者的选择。
随着70后、80后甚至90后消费群体的崛起,他们正成为白酒消费的主力军,其对酒精的适应性变化以及外来洋酒的侵入,已经让行业专家们意识到了培育新的消费群体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如何教大家欣赏白酒、享用白酒,正是我国白酒行业的一大短板。
白酒企业、行业协会都应该抽出一些精力放在培育消费者身上,加大培育白酒现有和潜在消费者的力度,尤其要强化对“80后”、“90后”的培养,让白酒这个传统的国粹世代传承。在我看来,未来的白酒将渐渐淡化香型,更多的消费者会去追求适合自己口感的白酒。
尽管目前白酒的人均消费量在逐渐下降,但是随着消费结构的升级,白酒的人均消费额却在上升,白酒度数向低度化发展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
过去,由于受经济状况、酿造工艺以及饮食文化的影响,白酒大都是高度酒,而人们也普遍追求高度酒浓烈的口感。但是由于刺激性大,让不少消费者望而却步,同时与国际酒品相比,也很难融入国际市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人群更加关注“健康”这个新的消费理念,葡萄酒、黄酒、啤酒以及其他的消费娱乐方式也渐渐取代了白酒在酒桌上进行商务洽谈的功效。追求酒的意境和淡雅的口感将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重视。
其 实,降度是为了寻找一种新的酒体感受,因此我们更应该考虑,在原料、工艺、口感等方面是否能够成为开拓低度白酒市场的另一个创新性渠道,提升低度白酒的附加值。如果仅仅以降度作为消费者选择的动机,那么其他的低度酒类,例如葡萄酒、黄酒等也可以替代低度的白酒,如果这样,低度白酒就不见得有优势可言了。
所以,除了解决有关低度白酒的技术难题,规范生产工艺以及提高产品质量以外,只有在口感、价格、诉求、包装等方面形成差异化竞争,形成自己独特的品牌,才是王者之道。尤其是低度白酒的技术创新方面还应该深入市场去研究消费者,追求时尚与健康才能符合国际化的态势。产品的口感、香型是个技术问题,这是从产品本位出发的,而未来将是一个消费者品牌时代,只有形成自己的独特品位,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低度只是一个先决条件,其实酒本身是消费者的一个嗜好品,它本无好坏之分。因此,我们应该从文化、历史上引导、培育新的消费阶层,并满足他们独特的口感。因为消费者是最终的检验者,只有消费者觉得好,那才是真的好酒。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