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裕古窖酱酒酿造车间
国裕古窖工作人员展示自制的曲药
商报记者 鲜于文奇
重庆商报讯 今年6月诗仙太白与茅台(600519,股吧)镇元和酒厂合作推出“将军酒”,渝产酱酒才首度引起业内关注。事实上,国内酱酒市场早已风生水起,南北多个酱酒派系齐放,茅台、郎酒、武陵、潭酒等品牌在市场中表现出色,反观渝产酱酒领域却面临着品牌空白的尴尬。
重庆白酒企业为何与酱酒绝缘?重庆白酒企业为何选择就此时机试水酱酒?酿造酱酒到底是重庆白酒企业顺应市场的跟风行为还是投入资金技术提升品质的内功修炼?随着本报记者对部分重庆白酒企业的采访调查,为你呈现出真实的行业动态背景。
拷问:
重庆为何缺酱酒企业?
重庆为何缺少酱酒生产企业?“重庆向来是以生产浓香、清香型白酒为主,缺少生产酱酒的传统;加上一直有个误区,好像酱酒只能是茅台镇和赤水河流域才能生产。此外,酱酒生产工艺复杂,对技术要求高,并非一般酒企所能实现。”重庆市酒类管理协会副秘书长高怀昌分析说。
相关资料显示,近5年来,全国酱酒的产销量平均增速达到了32%,是中国白酒5年来平均增速的两倍多。目前酱酒市场销售额在350亿元左右,有业内专家预计,未来几年其市场将达千亿元。
目前酱酒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派系划分,例如黔派茅台、川派红花郎、吞之乎、湘派武陵、桂派丹泉酱酒等。相对国内酱酒市场的风生水起,重庆酱酒近年步履蹒跚。2010年12月,潼古酒业涉足酱酒领域;今年,国裕古窖酒业初次试水酱酒,作为重庆为数不多目前在产酱酒的企业,他们无疑成为打造渝派酱酒的先行者。
疑问:
渝酒为何涉足酱香领域?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重庆缺少可以叫响全国的酱香型白酒。”谈及为何要开始酿造酱酒,国裕古窖总经理李智果这样告诉记者。目前国裕古窖年产酱酒500吨左右,基酒储存量1000吨左右。尽管国裕酒业已经在茅台镇拥有产量数倍于现厂的酱酒生产厂,之所以未选择从茅台镇的酒厂直接调运基酒灌装,主要原因在于重庆产地的重要性。
面对同样的问题,潼古酒业常务副总向武表达了同样的想法。“一是希望通过我们自己的努力,在重庆本地酿造出真正的酱香型白酒,打破酱酒非茅台、赤水河地区才能酿造的神话。二是填补我们重庆白酒在酱香领域的空白,打造出重庆的酱酒品牌。”向武说。
询问:
渝派酱酒是如何酿造的?
酿造真正的渝产酱酒,就必须实现生产的完全本地化。“以前我们的曲药是从茅台镇买的,质量上的不稳定促使我们自主研发。”李智果说,“做酱酒的,最讲究水土气气生。”选址巴岳山脉,看中其和茅台镇类似的地理环境,非常适合酱酒微生物的生长与繁衍。“目前我们的工艺完全按照茅台酒的生产标准在执行。”李智果介绍。
原料选材同样也不容忽视,国裕古窖将红樱子糯高粱引入了铜梁,投入500亩蔬菜种植地进行试种。潼古酒业则在潼南开辟了2000亩的高粱种植基地。
潼古走的则是川派酱酒风格,潼古酒业目前是按照郎酒的工艺在生产。“我们酿出来的酒,经过检测各项指标成分和古蔺生产的酱酒几乎一致。”对于酱酒酒质,向武很有信心。
多位重庆白酒专家也向记者证实,业内曾对国裕古窖和潼古酒业的酱酒样品进行专业评测,结果令人惊喜:酒质非常不错,完全媲美一批知名品牌。
不过,国家级白酒高级酿酒师周天春也指出,“酒质究竟好不好,最终还得靠市场来证明。目前,重庆酱酒生产还处于学习阶段,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新闻纵深
重庆酱酒更需要品牌
酱香型白酒市场一片火热,渝酒入局难免有“跟风”之嫌。李智果却有不一样的解读:现阶段的核心工作是提升和完善酒质,并不追求发展规模。向武则坦言,因为基酒的储藏时间不够,公司的酱酒品牌明年下半年才会推出,就是为了保证品牌的口碑价值。
重庆急需一个酱酒品牌,“外地酱酒普遍价格高,本土企业能生产高性价比的酱酒是消费者的福音。同时,不仅弥补了重庆白酒在香型上的空白,还有利于未来发展兼香型产品及促进多种香型的融合,有利于渝酒取长补短提升品质。”周天春说。“先提升与保障酱酒的品质,储备一批基酒作为未来的调味老酒。接下来才该考虑的是品牌。”对于渝派酱酒的发展,高怀昌给出这样的建议。历经数日的采访,让我们不难看到,重庆白酒企业的渝派酱香型白酒发展,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