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市营销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羊城食品陈鹏:广东包容酱酒品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
·腾讯、红杉下注“酒水外卖”,酒
推荐文章
·酱酒大热迷人眼,经销商如何慧眼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
·开创海派酱酒,“海酱”助力椰岛
·“老酒多一点”的合欣坛藏酒将烧
·古井首度披露89亿技改关键信息,
最热文章
·2012年度中国白酒的产量、销量和
·酒消费与文化
·壹吉购的后发可畏,在终局处布局
·封藏白酒的步骤
· 把酒卖给不喝酒的人
·劲酒,为什么一直有“劲”
·20元以下白酒的市场开发策略
·“天喔茶庄”名气虽大,其实却是
·进口葡萄酒营销攻略
·酒水市场调研方法及技巧解密
旗帜广告位
区域主管酒市操盘必杀技(一)
2012-10-19 10:3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市场主管是企业营销部门最基本的一线战斗单元,承载着区域市场的一线操盘以及企业营销指令的落地,主管自身的能力与素质,决定着企业营销战斗力的强弱。面对一个新的区域市场,大多数主管往往会陷入迷茫:硕大的市场,如何去寻找心仪的经销商,如何去寻找梦幻中的业绩销量?

行业的营销属性

     商品丰富的今天,也造就了行业类别的丰富,行业与行业之间有着千差万别的不同。比如:快消品中的饮料类可以分为酒、茶、啤酒、汽水及各种果汁等。消费方式的不同造就了渠道的不同,渠道的不同又造就了销售方式的不同。只有通过深入的了解,对行业的营销属性进行准确的把握,营销人才能立足这个行业。这大概就是“低头拉车,抬头看路”的由来。本文以啤酒、白酒为例,希望能以此为模板解读每个行业,对涉足酒水行业的营销人有所帮助。

     啤酒行业的低价值高物流特性决定了啤酒经营必须依托分厂为跳板,不适宜远距离进攻,从而造就了传统的啤酒行业就是以地盘战为主的作战方式。占据几个县乃至一两个地级市就可以成就10万吨级别的中小啤酒企业,占据一个省的市场就可能成就百万吨级别的大型企业。

     以地盘争夺为中心的营销战就此展开。小到个体终端、县城乡镇,大到地级市甚至各省,具体表现在:

     1.小企业买店
     因为没有大资本,小企业利用地产优势,把当地终端中的优质网点以返利或者返酒的形式“买”下来,只允许卖自己的啤酒,以此利用地头蛇效应阻击外地品牌,使其无法落地。这种手法屡试不爽,曾经让众多的中小企业看到了以小搏大的奇迹和希望。

     2.大企业买厂
     大企业可以不买店,但是会买厂。

     攻击中小企业以专卖店为主组建的围城,是一个不得已而为之的下下策。攻击的过程就是一个血拼的过程,就单店瓦解而言,往往会形成不计后果的竞标式抬价,从几万元到十几万元甚至几十万元……结果是店抢到手了,但是资金断链,企业无法继续经营。

     白酒行业在N年前也流行买店、盘中盘布局,很多厂家沉迷于“游戏”中而无法自拔;也有厂家认为靠买店“血拼”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进入直面消费者时代。比如:后备箱工程、消费领袖VIP、团购、定制酒等,于是资本的魅影开始游走在白酒行业。

     你买店,我买你,这就是资本。

     啤酒的营销手段集中在地盘的争夺上,主要原因是啤酒介于白酒与饮料之间,是一个中性饮料。从价格带上看,啤酒多定位在3元/瓶~5元/瓶,价格带很短。白酒则不同,价格带漫长,从几元、几十元到几万元不等。这也就决定了啤酒的纵向营销——地盘多大,市场就多有大;白酒则是横向营销——价格带定位(品牌定位)。也就说白酒在某个价格带上可以全国布局,而啤酒却只能望洋兴叹,鞭长莫及。

     由此而见,白酒在营销上侧重于空战,而啤酒则偏重于步兵。以步兵陆战见长的深度分销系统在啤酒、饮料行业风生水起,而在白酒行业却不擅长。

     白酒早于啤酒买店,啤酒早于白酒买厂,二者的游戏大纲基本相通,这大概就是白酒与啤酒在营销上相通之处,但是啤酒的不同之处也是很有行业特性的。曾经在一个行业峰会上,有人提出为什么好的白酒企业大多集中在西部偏远山区,而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达地区没有名牌白酒呢?最后总结出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白酒有着悠久的历史、久远的文化、苛刻的水质甚至酿造环境的选择等制约因素。

     但是啤酒却不同,啤酒必须是以分厂为攻击平台,像饮料灌装厂一样进行布局。啤酒的物流为啤酒的物流成本接近白酒的10倍。啤酒销售与回瓶大多沿用同一渠道,回瓶又增加了一半的物流成本。这就是啤酒的营销属性基点。我们看一下一个万吨啤酒市场是怎样练成的。

     1.1万与3万
     1万吨啤酒只是酒水的重量,加上瓶子、包装物又是1万吨,回瓶又是1万吨,支撑万吨市场的背后是3万吨的物流。而这个数据仅仅计算了从厂家到终端的直线距离,并没有计算经销商、分销商仓库分散转运的物流成本。

     2.淡旺季分布不均
     除去淡旺季平均而言,日均必须达到27吨才能练成年销售万吨的目标,加上瓶子则变成54吨,加上回瓶就是81吨。

     这1万吨啤酒假设只是在经销商仓库周转一次,则承担入库卸车、出库装车、终端卸车3个环节,物流吨位是243吨。北方地区淡旺季差距按照一倍计算,旺季物流吨位会接近500吨。单纯500吨的物流需要多少人来完成呢?人均每天完成5吨搬运,也要100人。这100人是谁呢?经销商+分销商。由此可见,啤酒的低值、笨重高物流特性决定了啤酒的营销属性。

     所以,啤酒的渠道结构必定是多客户或是多分销模式,啤酒的营销模式是以渠道管控、终端布局为主体。如何调动渠道的积极性,如何组建蚂蚁搬家式的渠道结构,考验的是一个区域主管的基本功。

[1] [2]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酒闻:赢得卖场支持的诀窍
下一篇:酒闻:两大可乐的同质化竞争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超,利益链改写,传统商超渠道商面
头部名酒纷纷直供商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味,一脉相传
幸会·绍兴丨大师品
与顶级文化IP同行、寻找品牌赋能之源,五粮液这半年做
与顶级文化IP同行、
借力东博会,“一带一路”下五粮液有着怎样的国际视野
借力东博会,“一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