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黔共谋“金三角”
9月9日,在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开幕式上,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在致辞中向全世界宣布,贵州省将全力加强与川酒产业的联合,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区域品牌,成为本届酒博会上最大的亮点,引起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
“白酒金三角”的缘起
2008年初,四川省委书记刘奇葆到宜宾、泸州调研时,对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企业负责人说了同一句话:“要进一步研究、探索川酒产业发展的路子,进一步研究五粮液、泸州老窖甚至茅台等名酒在地理上的整体优势,做好整体包装,打造中国白酒产业的‘波尔多’。”
同年8月,刘奇葆书记首次明确提出了要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中国白酒“波尔多”的构想。
2009年1月,在四川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四川省政协委员、中国酿酒大师、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才洪在提案中建议:应将“打造中国白酒波尔多,建设川酒千亿产业”改为“打造中国国酒长江上游经济区,建设川酒千亿产业”。在四川省十一届人大二次会议和四川省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四川省人大代表、中国酿酒大师、五粮液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陈林和四川省政协委员范中成不约而同地积极响应,建议对四川宜宾、泸州和贵州遵义等川黔两省三市的资源进行区域整合,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详细>>)
机翼助力“金三角”起航
9月3日,贵州省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贵州茅台集团有限公司出资10.7亿元入股,成为该公司的第二大股东。
三个月前,也就是5月23日,投资逾11亿元的宜宾五粮液机场被国务院正式批复立项。由此,一场白酒大佬非主业之争的大幕或由此拉开。 加速布局航空产业 据了解,根据股权多元化、资产资本化的国有企业市场化改革方向,贵州省机场集团有限公司与贵州茅台集团、瓮福集团等省内7家战略投资者,共同发起设立贵州贵阳龙洞堡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在7家发起人中,白酒巨头茅台集团的出现让人眼前一亮。
值得注意的是,茅台集团此次扮演的并不是“打酱油”的角色,其龙洞堡机场公司第二大股东的身份显示出了其投资航空产业的信心。
2011年4月,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牵头召开的支持茅台酒厂加快发展的专题会议上,为最终实现“未来十年中国白酒看贵州”的目标,茅台机场项目被再次提上日程。2012年3月21日,茅台机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十二五”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中被列为“十二五”期间实施的新增机场项目,计划于2020年完工,评估初步调整后的项目总投资为13.9亿元……(详细>>)
从“贵州理念”到“贵州宣言”
2011年8月,贵州省举办首届贵州酒博会时,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容天下人,卖天下酒”的办会理念,被业界称为“贵州理念”;而在今年9月第二届贵州酒博会开幕式上,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代表贵州省委省政府响亮地提出要与四川省共同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赵克志在开幕式致辞中用了三分之二的篇幅和“八个共同”来描述贵州省对白酒产业的发展战略,被业界誉为“贵州宣言”。从“贵州理念”到“贵州宣言”,这其中的内在动力是什么?
黔酒风起云涌
首届贵州酒博会后,黔酒产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春天。
贵州省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贵州省检疫白酒类产品出口52个批次,897.3千升,价值1.26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52.9%、3.2%和65.4%……(详细>>)
川黔共举“国家战略”
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以“八个共同”积极响应四川省委提出的“中国白酒金三角”发展战略,标志着以四川宜宾、泸州与贵州遵义为核心的“中国白酒金三角”真正形成。横跨川黔两省,以白酒产业为依托的“中国白酒金三角”,能否上升为继西部大开发之后的“国家战略”呢?
欲问鼎“国家战略”
“中国白酒金三角”能否上升为“国家战略”?
说起这个话题,还得从今年3月21日四川省社科院李后强、石明发表在《求是》理论网上的题为《建议将“中国白酒金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的署名文章说起。这篇理论文章刊发后,在社会上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受到高度的关注,《华夏酒报》对此进行了深度报道,深入解读其精神内核。
《求是》理论网是中共中央机关刊《求是》杂志主办的理论宣传研究平台,一向以严谨著称。而《建议将“中国白酒金三角”上升为“国家战略”》一文作为以酒类产业为依托的“中国白酒金三角”,能够突破其产业限制政策而被《求是》理论网刊发,足以说明这篇文章是高瞻远瞩、高屋建瓴的……(详细>>)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