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新闻网消息:最近两个月,我们陆续对城区一些生产固体酒精的地下作坊进行了曝光,之后消防、工商、安监等部门取缔一批黑窝点。可这两天,随着气温下降,固体酒精需求量逐渐增加,一些地下窝点死灰复燃。今天上午,记者再次对城区的几家黑窝点进行了暗访。
根据知情人提供的线索,记者在沙市区立新乡张沟村六组,找到了藏匿在居民院内的这家黑作坊。此时,两名工人正在将白色的化工原料,倒向一个的蓝色塑料桶内,桶里装的都是液态酒精。
工人们说,他们朝桶内倾倒的是液态酒精固化剂和硝化棉的混合体。固化剂可以将液态酒精发酵成固态酒精;而硝化棉的作用则是一种固态酒精的助燃剂;两者都有很高的燃点。
工人们告诉记者,平房内这八个酒精桶都已经掺入了硝化棉和固化剂。接下来,他们将一个小水泵插入其中一个酒精桶内,将酒精抽向一个个小塑料薄膜袋。分装完毕后倒入一个个圆柱形的塑料模型内发酵,24小时后能变成圆柱形的固态酒精。
记者看到,平房里摆放有切割机和封装机。工人说,他们可以根据客户的要求,把成品切成厚度不一的酒精块。
固体酒精切成块状后,再利用封装机,为每块固体酒精加上塑料薄膜。然后打包成箱,每箱60个。从车间内的小黑板上记者看到,他们每天的生产量在七八十箱左右。每箱的批发价为13元钱,他们可以从中赚取两到三元。
在平房内摆放着几百箱固体酒精成品,上面标注有“华焰”牌固体酒精字样,但是并没有厂名、厂址等相关信息,而且酒精储存、加工、成品都没有分间隔离开来。另外,记者观察发现,这个作坊紧邻居民区,旁边还有一个飞机场油库。
工人们说,前段时间,城区多家小作坊都已经被消防、工商等部门查封。因此,他们在生产时得格外小心。
除了这家地下作坊外,记者还先后在沙市区立新乡洪垸村六组、塔桥北路等地方,发现了另外三家固体酒精作坊,由于这几处都大门紧闭,记者没能进入,不过从门窗缝隙中,仍然可以看见多个酒精桶存放在院内。这几处作坊也都紧挨着居民区,存在着不小的安全隐患。
【编后】事后,记者将这几个固体酒精生产窝点的位置及规模,反映给沙市区消防大队。他们表示,会派人前往调查,一经查实,将对这些地下作坊进行查封。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