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开发关系到白酒企业的整体战略规划,这是一个智力活而不是体力活,需要攻略。许多白酒企业在开发新产品前没有认真的论证、充足的准备,结果是轰轰烈烈地上市,悄无声息地退市。
新产品开发是个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其终极目的是要使一个产品具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能力。笔者认为:新产品开发不仅要了解行业发展状况、竞争对手新品开发情况,还要了解消费者的种种需求,更要重点关注产品成本控制。具体应遵从以下五方面:
要适应消费趋势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消费者的消费需求和消费心理正在向多层次、个性化方向发展,具体表现为:
消费习惯从单一模式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
多元化的消费习惯表现在,白酒消费过程中,消费者对品牌忠诚度较低,对产品忠诚度则相对更低。中国的消费者历来对白酒品牌的追求较为混乱,很难绝对忠实于某个品牌的产品。消费者的内心对白酒品牌有着自己的定位,“档次接近”的品牌,往往是“谁的促销力度大,谁的酒就卖得好”。同时,消费者越来越趋于理性,自主消费意识、差异化、个性化需求越来越强烈。
消费模式发生变化
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者的白酒消费模式正在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恩格尔系数(指国民消费在食品支出总额占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比重)不断下降,居民消费比重发生变化等。目前,我国居民用于购买食品的支出所占总支出比重虽然有所下降,但食品消费的质量却在明显提高。在白酒行业表现为:消费者白酒消费价格飞速上涨,已经由过去喝几元/瓶~十几元/瓶的酒,上升为现在喝几十元/瓶甚至上百元/瓶的酒。这种现象不只发生在市区及县城城区,甚至在经济较落后的区域也屡见不鲜。
消费心理倾向发生变化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酒类市场已经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消费者的白酒消费心理更加成熟稳健,理智型购买白酒的消费者数量正在增多,情绪型、冲动型的则在减少。这点尤其体现在中档及中高档白酒方面。购买此价位区间的消费者已有“持币待购心理”,多倾向于“求稳、求实、求新、求时尚的消费心理”。同时,对于高档白酒,消费者也由“面子消费心理”逐步转向“求实、求时尚及求稀有的消费心理”。
由这三方面消费趋势变化我们可以看出:白酒企业在新产品开发上需不断创新,使新产品适应变幻的市场形势,最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同时,对新产品定位要抓住目标人群的消费心理及消费习惯,把控住消费者的消费风向。
要考虑行业内外环境
一线名酒企业在开发、设计、生产、销售某种产品时,不经意间会起到引导潮流、指导消费者消费的作用,这会对行业内二线白酒企业甚至三四线白酒企业的发展起到很大的影响;同时,白酒行业相关上下游产业企业技术的不断进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白酒行业发展的潮流;另外,当地市场主流品牌中的畅销品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消费者。
对处在行业内不同地位的白酒企业来说,要想把握市场契机,开发出高质量的新产品,必须充分参考上下游产业、行业名酒及当地市场主流品牌现有和即将开发的产品,此外,更须充分参照企业战略定位。
要找准定位
白酒企业要根据自身品牌价值做出合理的品牌定位。企业不仅要拒绝开发透支品牌价值的新产品,也要拒绝开发无法达到品牌溢价能力的新产品。具有不同品牌基础的企业,其开发新产品的档位也不尽相同。
白酒作为最具特色的产品,包含了三部分:即核心层面、形式层面和延伸(附加)层面。核心层面表现在白酒提供给购买者的直接利益和效用,即白酒是酒,喝过后可以解乏、“过酒瘾”、缓解压力、舒缓情绪等;形式层面表现在 市场上的白酒产品的物质实体外形,包括白酒的品质、品牌名称、特征、造型、商标和包装等;延伸(附加)层面表现在饮用白酒时,白酒提供给消费者的一系列附加利益,包括面子感、文化感、品味感及价值感等。
当企业开发中高档及高档产品时,要充分打造产品的三个层面,产品的核心层面及形式层面是中高档、高档产品的基础,附加层面则是差异点及亮点,是重中之重;当企业开发中档及中低档酒时,必须重点打造产品的核心及形式层面,附加层面则是“有则更好”;当企业开发低档酒时,则需用强化产品的核心层面,同时合理打造产品的形式层面。
此外,新产品开发必须在充分市场调研的基础上进行定位,既要找准消费者的核心需求,又要找准市场机会价格带。
要符合消费者需求
企业的新产品开发应始终贯彻“从消费者心中来,到消费者心中去”的思想,想消费者所想,生产出消费者所喜爱的产品。笔者认为,成功的新产品至少需要考虑消费者的两点需求:
新产品开发要考虑消费者生理需求
对于一个渴望长久、可持续性发展的白酒企业来说,新产品开发必须满足消费者的基本生理需求。要在确保产品质量过关的基础上,开发出低价位、优酒质、适宜口感的新产品,同时尽量确保新产品酒质符合产品所对应的售价。
新产品设计要符合消费者审美需求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其文化艺术修养、审美观也逐步提高。消费者在购买白酒时,除考虑白酒的使用价值及心理附加值外,还会追求白酒产品的“造型、色彩、艺术感”等,甚至有部分消费者购买白酒时判断标准完全取决于“外包装是否上档次、是否潮”。
总之,一个成功的白酒新品,应该是内容与形式、使用价值与欣赏价值的和谐统一体。只有充分考虑这些因素,白酒企业所开发出的新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
要控制好生产成本
笔者在服务诸多中小型白酒企业后不禁感叹:中小型企业对产品包装材质、工艺等的要求关注度及耗时明显高于行业领袖品牌及区域性品牌。甚至有部分中小型白酒企业对产品包装材质、工艺等的追求已到了十分挑剔的地步,其花费在包装材质及产品设计上的时间远长于产品研发创新及生产时间。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行业领先企业对产品包装材质的依赖相对较小,如泸州老窖、五粮液经常使用玻璃瓶,古井年份原浆、宣酒特供年份系列高档酒全采用玻璃喷涂等。
任何行业、任何企业所共同追求的目标是利益最大化,因此,多数企业从未停止对其产品进行成本控制,低成本战略适用于绝大多数酒类企业。白酒产品成本主要集中在酒水、瓶型材质、贴标、工艺、瓶盖、开启方式及外包装上。因此,白酒营销人应将成本控制贯穿在新产品开发的全过程。
笔者始终坚信,白酒企业在产品成本上“节约5毛钱”,要比在市场上“赚取5元钱”意义重大。同时,白酒企业要时刻保持敏锐的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引领行业意识;再加上熟知消费者的消费风向,掌控消费者的消费心理及消费习惯,白酒企业定能开发出包装精美、酒质优秀、价格合理、深受消费者喜爱的新产品。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