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0日,贵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半年报,其十大股东名单里赫然出现了一个洋面孔——摩根士丹利国际,其以412.42万股的持股量,跻身为第六大股东。摩根士丹利俗称“大摩”,是一家成立于美国纽约的国际金融服务公司,与高盛集团齐名,摩根士丹利国际为其下属公司。
无独有偶。泸州老窖股份有限公司于日前发布半年报,披露中粮集团6月底持有该公司约974万股,占总股本的0.7%,位列第九大股东,而此前中粮从未出现在泸州老窖股东榜上。一贯于并购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中粮集团,此次突然以“蜻蜓点水”之姿低调现身泸州老窖股东榜,市场惊讶之余,猜测之声不禁四起。但据泸州老窖权威人士称,未就增持事宜有所沟通,双方也没有任何合作。
不管双方事前有无默契,但此事传递出的信息值得重视。它说明产业大鳄、资本高手纷纷觊觎白酒行业、力求插足名酒企业,白酒业正显露群英荟萃、诸侯咸集之端倪。
从联想、海航、中信、平安、巨龙、国泰君安、维维豆奶等业外资本的强势进入,到泰国TCC集团、美国高盛集团、法国轩尼诗、英国帝亚吉欧的大力渗透,白酒业现已成为众星追捧、炙手可热的“香饽饽”。
没有梧桐树招不来金凤凰
白酒业受到中外资本的青睐绝非偶然,这是由白酒业的历史、现状和未来预期等多种因素造就的。依笔者之见,白酒业目前存在着“六高”、“六低”的现象,为中外资本的介入创造了需要与可能。
“六高”是指:行业发展力高、企业应变力高、产品议价力高、文化承载力高、市场成长力高、利润获取力高。这“六高”对中外资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使它们对白酒业趋之若鹜。
“六低”是指:企业集中度低、市场集中度低、产品集中度低、资本化水平低、国际化水平低、行业进入门槛低。这“六低”为中外资本涉足白酒业提供了机会、条件和空间,使它们对进入白酒业信心满满。
进入白酒业的资本有中外之分,有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之分,还有长期渗透与短期试水之分,但追逐高额利润则是它们的共性。
资本运作各有所爱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资本进入白酒业犹如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寻觅情人,要看体貌、察品行、量门第、虑前程,只有双方对上眼才可能联姻。条件不同、着眼点不同,选择的标准、对象和时机也会不同,显示了资本进入白酒业的个性。
拿此次中粮集团在二级市场购买近千万股泸州老窖股票来说,首先是对泸州老窖战略和业绩的认可。
2012年上半年,泸州老窖实现销售收入约51.9亿元,同比增长45.67%;实现净利润约20.09亿元,同比增长42.44%;每股收益1.437元。泸州老窖解释其业绩优异的根本原因,是坚持“轻资产、重品牌、多杠杆”的战略路线。
“轻资产、重品牌”正是诸多国际大企业的共识。犹如保罗·华尔士所言:“没有品牌,再高档的酒,也只是一瓶变了味道的水。”酒业巨擎帝亚吉欧几乎所有的并购都是基于品牌的资本并购,而不是基于固定资产,其收购兼并不单纯以扩充规模为目的,而是以掌控酒业顶级品牌为最终战略目标。
泸州老窖多年来一直坚持“双品牌(泸州老窖、国窖1573)驱动,多品牌运作”,全面卡位浓香型白酒市场,实现高端、中端、低端全品牌、全价格带多点发力,满足市场各层次需求。
泸州老窖在做酒的同时,进军证券业,控股证券公司;进军金融业,组建小额贷款公司和地区性银行;建设“泸州酒工业园区”,实现全产业链无缝化对接市场;吸引重点经销商入股,构建产销新格局;新增1.8万口酒窖日前开工建设,这些窖池将酿造出6.2万千升白酒,提高产能20%;对应配备30万吨有机原粮种植、40万千升基础酒酿造、80万千升基酒储存和配套100万吨灌装生产、150万吨白酒配套包材供应、300万吨加工及物流配送。多杠杆支撑业绩、全方位保障企业前行,泸州老窖的大手笔、大动作必然引起业内和业外(包括中粮集团)的关注与好感。
对中粮集团而言,进入白酒业早已是内定的战略。作为大型央企的中粮集团,对以粮食为原料的所有产业都抱有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企图心。
据系,中粮旗下目前主要有“龙虎尊”和“老古坊”两个白酒品牌。“老古坊”所属的中粮黑龙江酿酒有限公司2002年被华润集团收购,2005年加盟中粮集团。“龙虎尊”所属的安徽中粮发展龙虎尊酒业有限公司,则是中粮集团于2002年在收购安徽焦陂酒厂的基础上组建而成的。中粮集团先后与古井贡、洋河、枝江、沱牌、西凤等白酒企业传出“绯闻”,但最终均未“成亲”。
在白酒产业上一直未能拥有全国性的强势品牌,恐怕是中粮集团的心中之痛。其此次在二级市场增持泸州老窖股票,不排除向泸州老窖示好、试探进一步联姻的可能性。但对“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中粮集团来说,要想控股像泸州老窖这样的名酒企业绝非易事,因为地方政府这一关就很难闯过去,其对此应该是心知肚明。
至于摩根士丹利入股茅台,其理由更是不言自明。有媒体报道,摩根士丹利亚洲及新兴市场首席策略师郭强盛称:“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并已经在二季度触底;A股和H股的估值都显著低于历史水平。目前,摩根士丹利已经在全球新兴市场的配置中,将中国市场放到了第一位。”由此看来,贵州茅台很可能就是摩根士丹利国际这次新认定的目标。
茅台作为企业的高知名度、作为品牌的高美誉度、作为产品的高议价能力世人皆知,茅台今年上半年即赢利70亿元,受到摩根士丹利的追捧很正常。
外资和国内业外资本进入白酒行业表现方式多样,或直接或间接,或直线或曲线,或两心相悦或一厢情愿,但目的都是参股或控股意向企业以攫取超额利润;与此同时,它们必须支付相应的资金,有的还要输出先进的理念和科学的管理,以加快白酒企业现代化、国际化的步伐。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