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80后老板,思维活跃,乐于接受新思想、新理念。
他二十出头即接手父亲的商行,成为当地酒行业最年轻的掌舵人。
他恪守诚信,宁愿关张,也决不卖一瓶假酒。
他热爱家乡,用实际行动支持地产品牌。
他是维护客情关系的高手,下线客户对他无不佩服。
……
他就是邢台市临西县中方糖酒商行总经理——张志虎。
张志虎出生于酒商世家,从小深受酒文化的熏陶,对酒有着特殊的情感。如今,28岁的张志虎,在酒水市场上已经打拼了五六年,对于县级市场的运作,他有着自己的一套经验。
接手酒行 拓展人际网
说起张志虎,不得不提他的父亲。其父亲经营了一家零售店,凭借对酒行业的了解,30年间在临西县小有名气。
张志虎父亲经营酒水的那个年代,市场上酒品牌意识很淡薄。从杂牌酒厂直接进货,赚取差价,这很正常,利润也很可观。可是当时只有23岁的张志虎却有着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没有自己的品牌是不行的。其向父亲表明想做酒品牌时,父亲并不赞同:“现在咱们就看哪个经销商的哪个酒卖得好,咱们就做哪个酒。”虽然父亲没有接受他的意见,但在张志虎心中,品牌理念一直坚定地存在着。
2006年,张志虎接手酒行初期,为扩展人际关系网络,他代理了快消品达利园饮料和今麦郎方便面。
然而,市场竞争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达利园饮料销量不济。“也许是不适合区县市场吧。”张志虎坦言,“虽然赔了不少钱,但扩充了营销网络。”
钟爱本地酒 山庄首选
在激烈竞争的大市场中,没有自己的酒类品牌,企业是很难发展的。张志虎是一个本地化意识很强的人,外来酒他不会考虑代理,选品牌一定选河北省的品牌。
在本地酒的选择上,他可谓煞费苦心。河北省的酒企有衡水老白干、板城烧锅、山庄等,张志虎正在犹豫选择哪家时,正巧当时临西县代理山庄的经理由于某些原因想把代理权转出去。张志虎考虑到山庄在临西市场已小有铺垫,便接手了。
在临西市场上,江西四特酒是山庄的主要竞争对手。张志虎表示,四特酒从2010年开始进入临西市场,年销售额大约40多万元,相比山庄来讲额度并不大,但四特酒发展迅速,潜力很大。
目前,山庄正在大规模运作定制酒。对此,张志虎认为,县级市场是否适合定制酒的开发有待考量,与市级市场相比,县级市场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开发定制酒一事,他暂时还没有考虑。
借鉴他人经验 开拓餐饮渠道
张志虎的父亲经营酒水的那些年里,单位、婚宴、饭店的客户群比较多。子承父业的他还是和酒行这些老客户保持着不错的关系。然而,让他头疼的是酒店客户赊账情况很普遍,有的酒店一赊就是10多万,要账很麻烦。酒水产品原本利润就不高,资本归位运转经营很重要,所以现在和酒店买卖往来不多。
虽然暂时遇到一些困难,张志虎却坦言,不会放弃酒店这块蛋糕。当下酒行人手不多,他计划再招些人,努力把酒店市场打开,把丢弃的再抢回来。最实际的做法是考虑设办事处,请专门的经理进行指导,把市场做到最大。
服务至上 借客情营销
时下,酒行业人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酒不好做啊!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品牌意识的增强,最初小厂家的杂牌酒现今早已被市场吞没,品牌酒占据了市场主导。
也许是因为对最初信念的坚持,如今的张志虎没有像其他人那样艰难,酒水经营平稳上升。每隔两三天,张志虎便亲自开专车去县城拜访酒店、零售部的客户,一是沟通关系,联系感情,二是把带来的酒顺便销售出去。他说,打电话客户可能不订货,若拜访时直接拉货去,客户有可能当场就要了。
“服务得跟上,做事做到位。”张志虎总结道。
从2010年代理山庄到今天,销量一直不错。张志虎告诉《华夏酒报》记者,他一般会在淡季组织终端客户、零售店老板们一起外出旅游,互相沟通感情,学习交流。
父辈经营时期,家里的酒行在临西小有名气。张志虎接手酒行后不负众望,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销售仍然保持领先地位。
在临西,一提到做酒,说到张志虎,众人皆知。
“群众心中有杆秤,从我这里拿货,他们拿的是放心,是实在。若要我卖假酒,我宁愿关门!我讲究的是诚信经营,不只是口头说说,而是体现在行动中。先做人,后做事,这是我推崇的成事法则。” 张志虎说。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