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四川省委省政府提出“打造中国白酒金三角,建设川酒千亿产业”的目标规划,紧随“六朵金花”之后,众多四川地方名酒被定位成川酒发展的“腰部力量”,也由此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宜宾红楼梦酒业集团正是其中的一支骨干力量。
“梦”的起航
随着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热播,红楼梦酒的人气也迅速升温,很多消费者从电视屏幕上认识了这个与文学巨著“同名”的酒。细数川酒品牌,有表现工艺特征者比如五粮液,有落脚于产地所在者比如泸州老窖,有继承历史者比如全兴,而将一部家喻户晓的传统名著作为品牌者,红楼梦酒之立意可谓匠心独具,并由此营造出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
“其实国外不乏一些产品,是通过一部名著或一位名人而形成强烈品牌效应,这个现象在奢侈品领域尤其多见,因为名人或名著的文化效应往往代表了一种品位和格调。”红楼梦酒业营销公司总经理张静涛对《华夏酒报》记者表示说,像“大卫·杜夫”、“香奈儿”这样的国际品牌,都是因人而起,经过长年的培育,最终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奢侈品牌。“只是国内酿酒行业由于意识、经验、资金等种种因素,目前这类与文化遗产紧密结合的品牌还比较少。”张静涛如是说。
同样,因《红楼梦》这部千古名著的深远影响,红楼梦酒天然就具有极强的品牌张力。据张静涛介绍,红楼梦酒业自今年以来持续加大了品牌传播的力度,主要包括与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上海世博会等结合的事件营销,与行业专家或高端人物携手的名人营销,以及在重点市场开设红楼梦酒文化形象店等方式,多角度、全方位地营造了一场红楼梦酒的文化盛宴。“在较短的时间内让广大消费者得知,红楼梦不仅仅是一本名著,同时也是来自名酒之乡宜宾的好酒。”张静涛说,而且很多消费者对红楼梦酒的第一印象就很深刻,将之与文学巨著的文化魅力产生了天然联想。
“但是,做红楼梦酒,并不是让消费者只是看到、记住这个品牌之后就大功告成,这只是第一步,从知道到尝试之间的路依然很重要,这才是决定一个品牌是否成功的临界点。”张静涛的分析冷静而睿智。
“梦”的解析
《梦的解析》是心理学领域的经典书籍,作者弗洛伊德在书中对人的梦境做出了分析和解释,而在张静涛看来,红楼梦酒的下一步发展,其关键同样在于如何对“梦”加以解析,使其从传统文学名著的殿堂上走入寻常百姓家。
“这个过程应该是红楼梦酒从传统文化到品牌诉求的的过渡和衔接。”张静涛说,经过前期的传播攻势,红楼梦酒在目标市场上已经拥有了极高的知名度,接下来应该着重提升产品的美誉度和品牌的认同度。
“要在知名度的基础上解决动销问题,产生消费尝试,再到习惯性饮用,从红楼梦到梦,我们要进一步强调品牌诉求中梦的元素,以此成为消费理由,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价值认同。”张静涛对《华夏酒报》记者介绍说,当前公司的产品结构主要由“红楼梦酒”和“梦酒”两个系列组成,其中红楼梦酒着重体现品牌基因中的文化特色,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意味和价值的品牌,主要针对高端消费群体;而“梦酒”的内涵就更加广阔了,更侧重于与大众消费者的亲密接触,特别是对于当下社会上的新锐人群,提出“有梦就有未来”这样极具感染力和情感共鸣的诉求。“通过把红楼梦这一传统品牌延伸出梦的新内涵,实现对市场和消费人群的细分。”张静涛表示。
正是通过对“梦”的解析,“红楼梦”真正照进了现实,将“文化酒”演绎成一种“酒文化”。
“梦”的传播
作为文学作品,《红楼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是毋庸置疑的,但对于白酒品牌的推广,仅仅有了完整的品牌诉求还是不够的,更要通过切实有效的市场运作将之传播开来。
“公司通过很大力度的终端拉动,着力解决动销问题。”张静涛介绍说,过去公司对于经销商的支持主要是体现在物资和广告方面,而现在又进一步细化,在原有基础上针对重点区域经销商开展贴身服务。
“我们设立了专门的服务团队,给经销商做详细的经营方案。”他介绍,在方案中,将经销商的全年销售任务具体分解,根据不同的单品、不同的月份、不同的渠道以及所需的相应支持力度进行分解,使经销商在营销思路和方法上有章可循,并与厂家保持战略协调,“只要经销商向厂家提出这方面的需要,我们就会派专人进行服务支持,并且每个月对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张静涛表示,通过厂商双方的共同管理,“梦”酒将会发挥出巨大的市场推动力。
据了解,目前红楼梦酒除了顺利布局在四川省内市场之外,还在云贵地区取得突破成绩,地级市场已经开发到位,接下来将向县级市场深度渗透;此外,以皖北和苏北为代表,红楼梦酒的北方市场开发也成效显著,特别是皖北市场,已被打造为红楼梦酒的北方样板市场。
“从一本书到一瓶酒,红楼梦酒正演绎着一段前所未有的传奇。”张静涛的言语中充满自信和希望。
转载此文章请注明文章来源《华夏酒报》。
要了解更全面酒业新闻,请订阅《华夏酒报》,邮发代号23-189 全国邮局(所)均可订阅。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