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杯酒人生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华夏酒报:法国 香槟减少二氧化
·华夏酒报:青稞酒特征风味物质研
·华夏酒报:名酒系列酒对撼区域酒
·华夏酒报:东营首次检出进口葡萄
·华夏酒报:江油开展散装白酒监督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烟台跨国维护葡萄酒知
· 经济增长不代表经济发展
· 从茅台降门槛看酒企蜕变
·酒仙网“双十一”提前购启动 “
· 受益“3C计划”,白酒股或迎来
最热文章
·丰子恺:吃酒
·喝酒--喝也不行 不喝也不行(李敖
· 会稽山拔得过会第一股
· 白酒怎样闯世界?
·喝葡萄酒别一口闷
· 红白混搭,酒业进入融合时代
· 未来十年酒类连锁将成主渠道
·国酒茅台:为中国白酒书写奇迹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
·2013年白酒行业呈大众品牌高端化
旗帜广告位
给啤酒“扩建热”泼点“冷水”
2012-08-30 10:35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截至2006年底,中国啤酒产销量已经连续5年居世界首位,尽管中国人均啤酒消费量已经达到27.6升,接近世界平均水平,但与欧美发达国家的人均啤酒消费量100升以上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这一诱人的大市场吸引了全球啤酒业的关注,2003年以来,AB、SAB、英博、嘉士伯等国际啤酒巨头纷纷以合资合作、收购、并购等形式大举进军中国市场,且收购价屡创新高。2006年年初,英博以58.86亿元入主雪津啤酒,在业内外引起极大震动。2006年年底,日本麒麟啤酒以3800万美元收购杭州千岛湖啤酒25%的股份,如以每万千升收购单价来计,则是创下了1500万美元/万千升的新高。

  当并购成本远高于建厂成本,所有谋求跨区域扩张的啤酒企业就有了并购之外新的路径:建新厂。据不完全统计,2006年啤酒行业新增19个项目230万千升的生产能力;另还有15个项目约210万千升的生产能力在建或即将开工建设。2007年上半年趋势不改,仍然有近200万千升的项目新建。中国啤酒业“扩建热”可以说是“高烧”持续不降。啤酒企业忘了保持理性与客观估量自身优势劣势,没有企业抽身而退。

  面对如此众多的新建厂,笔者不能不想到曾贻害无穷的“重复建设”问题。中国市场到底能消费多少啤酒?“扩建热”是否会搅了整个啤酒产业的大局?

  “扩建热”的出现,也已引起了政府有关部门及专家的高度重视。在日前召开的“2007年甘肃啤酒原料观摩及产业发展研讨会”上,中国酿酒工业协会啤酒分会理事长肖德润特别提醒广大啤酒企业:在竞争中新建一些水平较高的工厂,促使淘汰落后的工厂,对行业进步是有推动作用的,但一定要谨防低水平的重复建厂。

  据不完全统计,仅2005年和2006年两年在广东新建工厂和省内工厂扩产的规模已投入运行的有150万千升,加之在建和计划建设的项目,合计达280万千升,新增能力达到广东省现有生产水平。如此集中建厂,必然使广东省的啤酒业竞争加剧、经济效益下滑,这一点在2006年行业统计数据中已经有所体现。再者,从国家的大环境出发,政府对当前经济发展过热进行了宏观调控,对地方固定资产投资进行减缩和叫停。为此,肖德润呼吁,新建工厂选址要慎重,不能仅仅从单个企业战略布局一点着眼,还应着重长远利益,顺应大势。

  上世纪90年代,全国有上千亿的投资因决策失误而造成无可挽回的浪费。全国的彩电生产线利用率只有45%;冰箱、洗衣机生产线利用率只有40%;汽车生产线开工率只有58%;全国易拉罐年需求量最多不会超过50亿只,而耗费巨额外汇引进的易拉罐生产线年产量已超过100亿只。而近两年来,啤酒业产能的急剧增加使市场竞争愈演愈烈,一些局部地区的营销暴力冲突事端在媒体上也时有报道。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面对即将爆发的啤酒大战,业内专家一再提醒,我国啤酒业本来就存在效益低下、大而不强的问题,加之啤酒企业投资巨大,重复建设浪费资源、资金,带来恶性竞争实属必然。尽管目前多数啤酒投资项目属于企业行为,但使用的大都是银行资金,如果投资失败受损失的将不仅仅是企业,影响到国家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也非耸人听闻。在此,笔者给啤酒“扩建热”泼点“冷水”,让啤酒企业清醒清醒!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谈清香型白酒的复兴之路
下一篇:香槟:欢乐之颂
酒闻:葡萄催芽期如何进行温湿度管理?
酒闻:葡萄催芽期如
酒闻:中国授权保护香槟原产地命名制度 时机恰到好处
酒闻:中国授权保护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尊敬葡萄酒品牌”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
张裕上榜“世界最受尊敬葡萄酒品牌”
张裕上榜“世界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