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杯酒人生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华夏酒报:法国 香槟减少二氧化
·华夏酒报:青稞酒特征风味物质研
·华夏酒报:名酒系列酒对撼区域酒
·华夏酒报:东营首次检出进口葡萄
·华夏酒报:江油开展散装白酒监督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烟台跨国维护葡萄酒知
· 经济增长不代表经济发展
· 从茅台降门槛看酒企蜕变
·酒仙网“双十一”提前购启动 “
· 受益“3C计划”,白酒股或迎来
最热文章
·丰子恺:吃酒
·喝酒--喝也不行 不喝也不行(李敖
· 会稽山拔得过会第一股
· 白酒怎样闯世界?
·喝葡萄酒别一口闷
· 红白混搭,酒业进入融合时代
· 未来十年酒类连锁将成主渠道
·国酒茅台:为中国白酒书写奇迹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
·2013年白酒行业呈大众品牌高端化
旗帜广告位
中国黄酒品牌如何突围?
2012-08-30 10:32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在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得到了这样一段资料:

    “2006年时黄酒业产量260万吨,销量不足40亿元;葡萄酒业产量虽只有30多万吨,销量竟突破了35亿元!从这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中国黄酒业尚属微利行业。多年来,黄酒业一直据守小区域范围,有时甚至是100家企业在争夺—小块消费群。演变到现在,许多黄酒企业为了能够在这个区域立足下去,只能拼命用价格来打压竞争对手,使原本就很微利的产业最后变得更是所剩无几。调查显示:目前一瓶500ml的三年陈加饭酒,终端零售价是4元—7元之间,这还是餐饮的终端价位,如果是商超的终端零售价位,相信会更低。据了解,一瓶黄酒的纯酿造成本在1.5元—1.8元之间,而且这个价位还没有加人工费,物流费,终端运作费等相关费用。”

    这一段资料,恐怕会令无数黄酒产业中人无声地苦笑。因为,这是一个确确实实存在的问题,严重到制约企业的发展!

    众所周知,企业的健康发展有两种不同的选择:利润低的企业,往往需要大量的市场;小量的市场,往往需要利润高的产品。可惜,黄酒行业两者都不具备。更糟糕的情况是:在消费者群体被限制的情况下,黄酒企业打起了无奈的内战,集中体现在价格战。所以现在,大多数黄酒企业的品牌盈利力是单薄的,针对的竞争对手,只是黄酒行业中的其他企业,似乎只有降价,才是生存的必要条件。这是一个误区,但是也是一个必然。原因在什么地方?答案很简单:

    首先,消费群体过于狭窄,黄酒销量上不去;

    同时,消费者认知不够,黄酒档次高不起来。

    这是一个令人尴尬的情况,但并非无法改变。首先,如果根据前文所讲述的那样,某一个黄酒企业已经对自身的产品进行了有效的整合,那么至少,这个黄酒企业眼前就出现了一条不能说光明,但至少较为宽阔的道路。因为这样一来,黄酒企业的竞争对手就已经不仅仅是行业内的其它企业,而是上了一个档次,与白酒啤酒葡萄酒等展开竞争。由此可以做出千万种竞争策略的选择,而不仅仅需要局限在降价这种方式。可以设想,当消费者步入酒店,看到相似品质、相似价格、相似档次的白酒、黄酒和葡萄酒,在选择的同时,很可能在冲动下选择黄酒。

    为什么不可能呢?

    既然在经过整合后,黄酒在饮用方面拥有了与其他酒类不分伯仲的品质,则它的机会虽然与其它酒并不一定均等,但仍然具有诱人的可能性。

    前提是在此之前,黄酒进行过大量有效的,针对白酒或葡萄酒的竞争性宣传,而不仅仅是局限在黄酒市场中打内战。

    关键在于挑战自我陈旧的营销思维,然后突破。黄酒企业需要这样一种精神,一种气魄,对自己既往的营销方式进行怀疑和否定,破而后立。

    当然,这需要建立在第一部分的产品整合之上。可以说,这是黄酒企业发展的契机。

    传播篇:黄酒,你最想卖给谁?
   
    黄酒的特性,决定了它不仅可以直接引用,还可以作为烹饪用的料酒,滋补用的补酒。这种特性上的多样性,使得销售商在推广自己的产品的时候感到无比迷茫。单纯诉求黄酒的饮用功能,丢掉了料酒和补酒心里并不踏实;诉求料酒或者补酒同样也是如此,偏生三者又难以契合,所以黄酒的推广一直以来处在尴尬的境地,无非是:诉求文化,诉求历史。这样的好处是,直接托出了黄酒企业的文化价值。

    然而这样一来,起到的实际效果却是:面面不到!

    目前,在全国许多地方,消费者对黄酒所持的态度是值得深思的:在很多地区,人们认为这个酒不是用来喝的,而只能用来做料酒,炒菜用。在东北,有人还认为黄酒越贵炒菜越好吃。而在另一些地方,人们认为黄酒是一种药酒,只有在身体虚弱的时候,才拿出来喝一点。

    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黄酒行业如果想要发展,必须开始教育市场,告诉消费者:黄酒是一种饮用酒,其饮用价值至少不低于调味价值和药用价值!

    何时教育?怎样教育?这需要详细而严谨的调查。这里缺乏数据,暂不多谈。只是,我们可以简单分析一下黄酒的可能消费群体。

    谁可能消费黄酒?

    这是一个问题。人们常见的是,意气飞扬的年轻人来到饭店,叫一捆啤酒,喝得酣畅淋漓;三五成群的成年人来到餐厅,几杯白酒,情意浓浓。情侣夫妇进入餐馆,一支红酒,温馨浪漫。在一般人的概念里,这种种场景中,似乎没有黄酒插足的地方。

    错了。

    事实上,在上世纪前叶,全中国许多地方的人们都认为,黄酒是尊贵的象征,只有达官贵人才能消费得起好黄酒,而普通百姓只能喝白酒和普通黄酒。这与中国的传统息息相关,造成现在黄酒消费尴尬这种状况的原因,有战争,也有政治。消费者对于黄酒的认知被人为地割裂,但并不是代表消费者从此就不再认可黄酒。

    黄酒的价值只是暂时被遗忘了,最不幸的是,甚至被大多数生产黄酒的企业遗忘了。如果黄酒企业能够根据经过整合后自身产品的特点,仔细分析可能存在的消费点,或者通过讨论消费者需求然后对自己的产品进行整合,最后加以适当的市场引导,消费者完全可能在某个契机下选择黄酒。

    比如:凛冽寒风中的冬日,温烫后滋味更佳的黄酒明显比普通白酒更具有吸引力。消费者可能是任何一个年满十八岁的成年人。引申为别的场合,同样可能。

    为什么不可能呢?前边已经叙述过,黄酒在口味上,在功能上,并不比白酒、啤酒或者葡萄酒更差,顶多可以认为:他们各有千秋。那么,在整个消费者群体中,有没有几个主要消费者群体呢?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比如:对老人,黄酒就是一种很好的日常饮酒

    关键在于挑战自我陈旧的市场思维,然后突破。黄酒企业需要这样一种精神,一种气魄,对自己既往的消费者定位进行怀疑和否定,破而后立。

    当然,这同样需要严谨、细致并且富于洞察力的调查。这是黄酒市场突围的关键性因素。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古井贡集团董事长王效金被中纪委调查
下一篇:在冰酒中雕刻夏季的时光
酒闻:葡萄催芽期如何进行温湿度管理?
酒闻:葡萄催芽期如
酒闻:中国授权保护香槟原产地命名制度 时机恰到好处
酒闻:中国授权保护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尊敬葡萄酒品牌”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
张裕上榜“世界最受尊敬葡萄酒品牌”
张裕上榜“世界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