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杯酒人生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华夏酒报:法国 香槟减少二氧化
·华夏酒报:青稞酒特征风味物质研
·华夏酒报:名酒系列酒对撼区域酒
·华夏酒报:东营首次检出进口葡萄
·华夏酒报:江油开展散装白酒监督
推荐文章
·华夏酒报:烟台跨国维护葡萄酒知
· 经济增长不代表经济发展
· 从茅台降门槛看酒企蜕变
·酒仙网“双十一”提前购启动 “
· 受益“3C计划”,白酒股或迎来
最热文章
·丰子恺:吃酒
·喝酒--喝也不行 不喝也不行(李敖
· 会稽山拔得过会第一股
· 白酒怎样闯世界?
·喝葡萄酒别一口闷
· 红白混搭,酒业进入融合时代
· 未来十年酒类连锁将成主渠道
·国酒茅台:为中国白酒书写奇迹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
·2013年白酒行业呈大众品牌高端化
旗帜广告位
量酒的古董尺子
2012-08-30 10:28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编者按:郭先生作为国内唯一的这个领域的研究人,用了一些年的时间,收集和研究了量酒的古董尺子。由于立意的特殊性、物件的稀少性、研究的专一性和成本的高昂性,使此项研究与众不同。不仅在国内从来没有过,在国际上也是罕见。在这里他愿意把它作为葡萄酒文化的一部分总结出来公布于众,和大家共同享受它带给我们精神上的无尽享乐。因为物件的稀少和珍奇,致使这项研究没有可能被重复。为了避免广告嫌疑,笔者隐去了尺子制造者的称。

  量酒的古董尺子的定义:有100年以上历史的、对酒类产品的容量和酒度以及其它可定量单位进行定量和计算的各种尺子。

  1. 计量方面的东西方文化的差异

  由于历代统治阶级颁布了多重计量单位的关系,我们以前对计量的概念是模糊的,比如现在所说的“差不多”、“微量”、“少量”、“还行”、“凑合”、“马马虎虎”等词语就是一些例子;这种模糊计量还可以在众多的菜谱上看到,比如添加作料的“少量”、“少许”、“适量”等等。

  我们开的是酒会,在多重计量单位方面再举一个喝酒的例子:被称作“诗仙”的唐代诗人李白,喜欢酒后做诗,有着“李白斗酒诗百篇”的美誉。然而按照今天的概念,这个“斗酒”究竟合多少毫升呢?根据考证,东汉时的1升仅合今天的200毫升左右,两晋时稍大一点,约合253毫升,南北朝时期度量衡制度混乱,约合今天的300至600毫升不等,唐代的1升较大,约合600毫升。如此算来,老人家饮酒1斗,相当于今天的6000毫升左右。现在的啤酒标准瓶容量是640毫升,也就是说1斗的酒量不足今天的10瓶啤酒,又是度数很低的酒(醪糟),凭李白的海量,喝下去不成问题。今天,能喝10瓶8瓶啤酒的人还是满目皆是的。

  延续到改革开放的今天,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更加显著,比如我们包饺子,一颗白菜半斤肉馅,加上“少许”调味料,拌馅、和面、包就是了;可是相同的问题如果在德国人那里就不是这样了,他们说这么好吃的东西是怎么做的啊,那就非要知道各种配料是多少克、多少毫升不可,否则要做成好吃的简直就是不可思议。这样他们的厨房就像实验室了,有天平、量筒、量杯、温度表、计时器等等。

  2. 为什么产生了量酒的尺子

  言归正传,今天探讨的是量酒的古董尺子。1940年代以前,我们似乎没有对酒进行过科学和符合实际的测定,当时甚至至今300年前的西方尤其是酒类消费和鉴赏大国—英国,出于进出口贸易和税收的目的,对酒的度数和容量设立了很多规矩(Rule),而相关计量用的器具就称作尺子(Ruler)了。

  2.1 100年前酒类的运输

  很久以前,葡萄酒、啤酒和蒸馏酒是放在木桶里运输和购销的,关于这个场景,在我的《古七八怪的拔塞器》里有所介绍,我们再借那边的一幅照片回忆一下当年的场景:这是1856年(右侧两面旗子下面的年份)运输大包装葡萄酒的场面:一艘多桅帆船停靠在简易的码头上,晴朗的天空下浮云朵朵,远处有几只海鸥在翱翔,大海上波光粼粼,栈桥上面有三个栓船的石桩,两个装卸工在忙碌着往大船上装载盛装葡萄酒的木桶,19世纪中叶葡萄酒交易和运输的场面一览无遗。

  除了木桶以外,早期葡萄酒运输还有其它方法,比如高加索地区使用整个的牛皮装载后放在两个或四个轮子的木车上运输,也有使用整个羊皮充满酒后用人背着或扛着运输的;还有外裹稻草、苇草之类防护用品的大大小小的陶罐则是地中海地区葡萄酒运输的方式。然而,牛羊皮的易漏和陶罐的易碎都没有办法和木桶的皮实特性相比。还有,木桶的嘎嘎形状也给装卸带来无可言喻的方便与快捷,电影《佐罗》的滚木桶仍带给我们诙谐的回忆。于是,木桶就成了葡萄酒的主要盛装容器而受到购销双方的青睐并风靡一时了。

  2.2 木桶的容量问题

  使用木桶作为葡萄酒的盛装容器,国家出于税收的目的和买卖双方的酒度测定问题,作者将在以后另文讨论。还存在木桶的容量和不满的木桶剩下多少酒两个问题。只有建立一个双方认可的容量标准和计量方法,才能够既简捷又公正地妥善解决这两个问题。这里面木桶定型后,满桶的酒是定量的,只要查看是否满桶、点个数就可以了;而各种原因主要是运输中造成的挥发和渗漏还有海员喝着玩造成不满的桶,在大大小小的木桶上那看不见摸不着的液位及其计量方面,就显得异常困难。突破这个难题就解决了酒类贸易中的容量的计量问题。

  怎么知道木桶还是大罐里有多少酒,对贸易、税收甚至生产管理都有着主要的意义。然而,桶有大小、罐有粗细,并没有一个贸易商和生产厂使用一种规格的容器。这样,对容器容量的计量就成为一个行当、一个专业、一门学问。

  我们可以问任何一个酒厂的人,这个不满的木桶里有多少酒?我看很难有人回答准确的。做不锈钢罐时,有时在液位计后面提供一套靠背板,有时上面还有刻度,这个刻度只能是一个高度单位而不可能是容量单位,因为罐的直径不一样。酒厂出于统计生产数据和强化管理的目的,使用计量泵对一种规格的容器进行比较准确的计量,应该是既得到罐的总容量又得到不同高度的容量,然后再把这些标记铭记在靠背板上。笔者在酒厂工作时作过一把近10米长的大尺,把计量好的高度以及对应的容量刻在尺上,对相同容量的酒罐测量高度时就得到了容量多少。这把尺可以铭刻几种规格酒罐的刻度。使用这把尺可以即快又准地得到需要的生产数据。

  这样就得到了大致的生产和管理数据。要想得到精确的数据,非要计量泵不可,可是这个泵的精确程度要确认无疑,不然会像我们经常看到的统计数据一样,基础错了就成了错帐对算,多高级的计算机都没用,最终的数据只能是参考而不是依据。此外,计量泵还有速度很慢和需要通体打满的弊病。电子计量的道理大致如此,也是得到液位换算出容量再用屏幕显示。也有使用重量得出容量的,可是液体的不同比重会使这个容量有变化。

  容器容量的准确测定牵涉的因素很多,除了不同的罐容、桶容以外,即使是一个单位制作的同一规格的罐或桶,也会有差别,比如做罐的焊口和窝边,做桶的桶板厚薄、桶箍打的松紧,都会造成同种容器容量上的区别。 此外,温度的差异也会带来容量上的区别。

  这把自制大尺和下面研究的古董容量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研究古董除了积淀文化之外还会使自己的工作受益。

  2.3 古代酒类买卖双方认可的标准—各种木桶的规格
从大大小小形状各异原始的陶器到肮脏的牛羊皮口袋,再到后来广泛使用种种规格的木桶,长时间的演变发生在不同的产酒国家和地区,这些历史发展痕迹最终遗留到现代各国所使用的木桶上面:

  公元前900年古巴比伦出现木桶;

  凯撒•奥古斯都时期(公元前63年~公元14年)的一个浮雕描述的船上有2个木桶,还可以清楚地分辨出桶板、木头箍、封头和桶的直径;
  1501年在伦敦成立了木桶公司的行会并收到了批准宪章;
  制桶工人行会的存在记录有200多年。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细品法国的滋味
下一篇:美女与法国顶级香槟品牌
酒闻:葡萄催芽期如何进行温湿度管理?
酒闻:葡萄催芽期如
酒闻:中国授权保护香槟原产地命名制度 时机恰到好处
酒闻:中国授权保护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世界最受尊敬葡萄酒品牌”
张裕跻身《国际饮料
张裕上榜“世界最受尊敬葡萄酒品牌”
张裕上榜“世界最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