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酒:
地产酒具有相对优势,高端酒此消彼长
在东北,长春的白酒市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在这个竞争激烈的市场,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一些不理性、不规范的现象存在。在长春,白酒业的竞争方式和手段相对落后,终端依然是每个产品的必争之地。同时,有相当部分经销商在选择产品时,大多从短期利益出发,没有长远规划和塑造品牌的意识。
总体说来,长春白酒市场有两个非常明显的特点,具体表现在:
■地产白酒面临两大威胁
目前,吉林省四大地产品牌榆树大曲、洮儿河、洮南春、龙泉春占据了300元以下白酒市场80%的份额,而且从目前发展的趋势来看,四大品牌均加强了对长春市场的运作力度。外埠品牌在本土品牌的强势进攻下,市场份额有缩水的趋势。但是,地产酒这种强势地位并非牢不可破,事实上,它们也面临着一些威胁:
一方面,包店商的存在,抬高了终端竞争门槛。长春白酒市场的竞争主要集中在餐饮终端的竞争上,而这种近乎惨烈的竞争又与大大小小的包店商(二批商)有着密切的关系。在长春,拥有三五家餐饮店资源的包店商大概有六七十家,如果算上掌握了一两家餐饮店的经销商,数目更可观。大量包店商的存在加剧了终端的竞争,将终端门槛不断提高,让本来价格不高的地产酒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另一方面,假冒伪劣产品对地产酒冲击厉害。在吉林省,白酒生产企业的管理相对滞后,许多没有生产许可证或者不具备酿酒条件的小酒厂私下生产白酒,这些难以保证质量的白酒以低价流入市场,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在长春,只要是市场销售状态好的产品,都可能面临假冒伪劣酒的威胁。例如,2005年下半年,榆树钱和榆树大曲市场出现短期下滑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在企业改制无法兼顾市场的时候,大量假酒充斥市场,对榆树钱和榆树大曲产品品牌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保护知识产权,打击假酒是每一个地产酒都面临的问题。
■高档白酒市场此消彼长
目前,茅台、五粮液、水井坊和国窖·1573分食了长春高档白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但是四者的市场份额大小随着彼此的博弈,出现了一些微妙的变化。
以前,长春高档白酒市场几乎是五粮液一统天下,茅台占据了少量的份额,但是这个情况随着水井坊的进入,开始发生变化。作为老名酒的茅台和五粮液,在终端促销方面基本没有动作,加之其利润空间相对较小,经销商也较少在市场投入,仅仅依靠品牌拉力形成的自然走量维系市场份额。而水井坊一进入,就依靠大力度的促销、广告和对经销商的强力支持,很快在长春高档白酒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2004年,国窖·1573进入长春市场,当时势头并不明显,但是,2005年随着其广告和市场投入的增加,加之泸州老窖品牌的有力支撑,销售额迅速攀升到400万左右。今年上半年,国窖·1573更是以翻番的速度递增,预计将突破1000万的销售额。
高端白酒市场所呈现出来的特点是此消彼长,在水井坊和国窖·1573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的同时,五粮液的市场份额有下降趋势,相对而言,茅台的销售额则呈现平稳增长的态势。这主要源于今年年初茅台的涨价以及随后采取的控货政策。由于市场货源紧缺,在涨价后,即使茅台酒的销量没有增长多少,但其销售额却较去年有了较大的增长。
啤酒:鏖战终端
长春今年的啤酒市场竞争格外激烈。身处黑龙江和辽宁之间的吉林长春,啤酒市场既受到雪花啤酒北上的冲击,又受到哈尔滨啤酒南下的影响,加之长春地产品牌金士百、银瀑的大力度运作,长春啤酒市场的竞争已经趋于白热化,而这种竞争主要还是集中在餐饮终端上。
华润雪花由于其全国市场运作的需要,于今年开始北上进攻长春市场,且投入力度较大。长春由于竞争尚处于相对原始的阶段,竞争手段也仅限于买店、促销、大力度广告宣传等形式,与其他城市的竞争态势相比更显得惨烈。因为对于这种竞争来说,更多的是资金实力的比拼,哪家对终端的投入力度大,哪家就能取得一定的成功。
例如,银瀑啤酒买断了长春著名的王记餐店,在这里只能消费银瀑的系列产品。同样,雪花啤酒正是由于在销售旺季之前进行了大量的促销、买断等活动,投入均大于地产品牌金士百和银瀑,因此销售额上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但是,雪花啤酒在长春市场主要停留在低档简装啤酒的推广上,在高档精装啤酒市场上,还是以国际品牌为主。目前,以百威、嘉士伯、喜力为代表的品牌占据了长春啤酒市场高档餐饮店和夜场70%以上的市场份额。
在夜场方面,长春目前流行的操作方式主要以单品买断为主。因此进店费在长春市场依然居高不下。但是,与白酒竞争所不同的是,啤酒的竞争主要集中在厂家之间,包店商在其中起的作用并不大。
洋酒:消费向
国际品牌回归
洋酒是近几年才在长春市场兴起的新品类。相对白酒和啤酒而言,目前在长春市场的洋酒种类还不是很多,主要流行的品牌有芝华士、轩尼诗、人头马等,其中芝华士占据了长春洋酒市场的主流地位。
芝华士是三年前进入长春市场的。通过对长春市场的精心运作,目前已经占据了长春洋酒市场的大部分份额。由于芝华士的操作方式是厂家全权负责进店的谈判、广告宣传和促销,经销商主要负责配送结款方面的事宜,因此经销商操作起来相对轻松,经营压力也不是很大。
但是,据我的观察,目前长春的洋酒消费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形成消费潮流,并且洋酒目前的盈利能力也在下降。为什么这么说呢?原因有两点:一是,由于洋酒的兴起,市场的洋酒品牌多而杂,加剧了彼此之间的竞争;另一方面,一些洋酒品牌的涨价行动过于频繁,比如,路易十三,经过三次涨价,出厂价从6000元左右/瓶涨至8000元/瓶,这种大幅度的涨价,一方面市场一时难以接受,另一方面,经销商的利润空间和操作空间也大大降低,利润降低了,经销商的积极性也降低了。
由于一些洋酒的价格虚高,加上消费者对洋酒的认识增加,从去年开始,长春的洋酒市场出现消费向名牌回归的趋势,即大部分消费者更加认可芝华士、轩尼诗等国际知名品牌,而此类产品也成为长春洋酒市场的新宠。
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在今后几年,长春洋酒市场的容量将会逐渐上升,但是这种上升将以国际品牌为主角。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