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整合全国营销网络,提高驾驭市场能力,打造中国白酒航母——这是稻花香的基本战略。
然而,何为“中国白酒航母”?这个战略稻花香已实施了3年,因为好像一听就明确,所以人们大多愿意从理想的方面加以描绘,甚至也有人称之为“狂妄”。
其实,稻花香的决策是以实实在在的物质基础为指向的。这个物质基础就是稻花香拥有的“五大品牌”:稻花香、关公坊、昭君、屈原、楚瓶贡五大白酒。基本目标是:到2011年,白酒年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市场份额不仅在中南五省区独占鳌头,更要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建立起强大的市场网络,综合实力进入中国白酒前三强,从而改变中国白酒历史排序,开创崭新的“茅五稻”时代。
诚然,从目前看,稻花香尽管已在全国20个省、2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市场网络,但距“航母”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但稻花香的“硬实力”早已具备,发展的空间远非同行业可比。正如业界所说,稻花香五大白酒是名符其实的“明星荟萃”:稻花香酒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史,如果从三峡酿酒文化上溯源,其历史就更长了,是一个具有丰富三峡文化与民间乡土文化内涵的白酒品牌;而关公坊、昭君、屈原、楚瓶贡酒,更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五大白酒所展现的历史文化长卷,从新石器时代开始,到战国时代的屈原、西汉时代的昭君、东汉时代的曹操与汉献帝、三同时代的关羽,上下历史纵跨3000余年。五大白酒构成了浓香、兼香并举,三峡文化美酒与中华历史文化名酒交相辉映的“稻花香”品牌阵容,也构成了白酒界的一大奇观,当代中国任何一家白酒企业都无可比拟。
“五大品牌”的确立,更深层次的意义,还在于使稻花香与同行业之间的竞争,从价格层面、功能层面、服务层面、技术层面,提升到了最高境界的品牌竞争。
品牌就是实力,品牌就是质量,品牌就是诚信,品牌就是效益。
大品牌需要有大市场。
稻花香“大市场”战略分三步走:第一步,以“1+3”的全国市场战略布局开展大进军,将稻花香做成中国白酒一线品牌,与茅台、五粮液同领风骚;第二步,以“3+1”的海外市场布局向台湾、香港、澳门挺进,将稻花香旗帜插遍海外市场,并以此为平台向东南亚推进;第三步,以“3+3”的东南亚市场战略布局向国际市场迈进,东以朝鲜、韩国、日本为发展方向,南以越南、老挝、缅甸为目标,步步为营,稳步推进,从而使稻花香走出国门,香飘世界。
这个 “大市场”战略是稻花香的一个长远战略。当然,当前最重要的任务,是用5年时间,扎扎实实把第一步即“1+3”全国市场战略走好。
稻花香“1+3”战略,基本方针是力挺以宜昌和武汉为中心的湖北本土市场,长三角珠三角连动,华南华中华东互动,直逼京津‘唐’,进而进军全国。
今年,稻花香制定了“红色行动”计划,并将其作为扎实推进全国市场的基本方针长期坚持。其主要任务是:第一,大力开展“红色根据地”建设,按照产品销售覆盖率达到100%的核心市场建设标准,每一个区域市场建立一个省级市场,每一个省建立一个地级市场,每一个地市建立一个县级市场,每一个县建立一个乡镇市场;第二,稳步推进“红色区域”建设,一类区域市场产品销售覆盖率确保达到80%,二类区域确保60%,三类区域确保50%,四类区域确保40%以上。所谓“星火燎原”,稻花香“红色根据地”和“红色区域”就是燎原全国市场的“星火”,是稻花香的“铁市场”、“钢市场”。
用什么来推动实施呢?稻花香集团董事长蔡宏柱说:我们的锐利武器是“金网工程”,即:不断强化市场营销工作的过程控制,精耕细做市场网络,做实做牢市场终端,从而形成全国市场网络终端管理和诚信服务体系,实现由市场销售时代向现代营销体系的根本性转变。
一切市场形态都要以经济为基础。开展“红色行动”,稻花香提出两个了口号:一是向前看,二是向钱看。“向前看”即:看稻花香强大的集团优势和品牌优势,看稻花香“1+3”全国市场战略的稳步推进,看稻花香日益壮大的实力和广阔前景;“向钱看”即:看稻花香给予经销商的各项优惠,看稻花香 “卖酒人”个个赚大钱,看稻花香的广大消费者人人得实惠。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稻花香业已站在一个新的制高点,雄姿英发,振羽腾飞。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