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谈组织结构的变革与职业经理人的任用
作者/轩立业
管理大师德鲁克在谈及管理的本质时讲道: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由此可见,同样一种管理方法(模式),作用于不同企业时(或同样企业,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时),其结果会差距较大。核心是什么?其核心就是:有效果就坚持,没有效果就改变。有效果比有道理要重要的多。德鲁克还讲过:职业经理人(CEO或执行总经理)要承担责任,而不是享有权利。因此,职业经理人的主要职责其实在于“执行”。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勾画宏伟蓝图,而职业经理人的主要职责就是按照图纸去盖楼。如果第一任是打地基,第二任就是盖一层,……,长此以往,宏伟大厦不愁不成。
但是,在现实社会中,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是,每换一任职业经理,就会重新打地基(重新制定各类规章制度、调整部门架构,等等),或拆掉已盖好的几层楼,重新从一楼再盖。特别是在快速消费品行业,这种现象尤为突出。其结果是:职业经理换了一茬又一茬,职位和待遇越来越高,口气一个比一个大,决策层对他们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但执行力却越来越低,致使楼房始终不能盖起来。终点又回到了起点。能人的作用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所以,充分发挥董事会的职能至关重要,因为系统风险才是最大的风险。能力不很超群,但责任感和执行力很强的一般经理人群体同样能够创造出奇迹。那么,董事会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呢?我的观点是:打造与时俱进的营盘。
珠宝专家说:优秀的结构最值钱。因为钻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只是因结构的不同,一个非常普通且遍地都是,而另一个则极为稀少、珍贵并世代流传。
将这一观点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联系进行表述就是:每个员工的能力、素质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是组织结构是否合理。
优秀的结构是企业基业常青的根本保障。人才是要在一定的结构之下才能发挥作用的。但是,结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过去曾成就霸业的结构也许就是下一步发展的障碍。企业引入高层人才其实是一种表象,其实质是要进行系统的变革。但并不是每次引入高层都需要进行系统的变革。
现实中的情况是,很多企业在没有达成预期目标时,往往是抱怨各级员工的素质差、能力低、执行力不强,等等。转而幻想着再引入高层人才,靠一两个“能人”能够创造奇迹。而很少检讨和反思组织结构是否完善、合理,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现实阶段。需要继承时选择了变革,需要变革时却偏偏又选择了继承。
组织结构的内容包括:技术、生产、营销等各系统的组织结构;产品结构;业务客户及渠道结构;人力资源结构;决策程序和管理规则。
对生产厂家而言,产品结构是生存的根本。安利、海尔的经营理念虽然很先进,但是其产品结构更能打动消费者的心扉。对中间商而言,网络、渠道结构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
管理规则对当前大多数企业而言最为迫切。规则有两层含义,一个是程序,一个是制度。程序就教员工做正确的事,而制度是防止员工做错事。形象地讲,程序是假设员工是傻瓜,制度假设员工是坏蛋。很多企业程序的东西太少,随意的东西太多。有时候“想当初”,有时候想当然。拍脑袋决策,拍大腿后悔,拍屁股走人!最后的结果是,营盘也没有繁荣和壮大,流水的兵却走了一茬又一茬。由此可见,组织结构的构建、变革与完善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