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业动态 > 葡萄酒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港威集团多地多场开展“九九重阳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暨中粮酒业
·《九妹》歌曲演唱者黄鹤翔鉴赏法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及
·Penfolds奔富Bin 389诞生六十周
推荐文章
·奥德曼:十年磨砺酿陈香
·香港皇权集团收购贝纳德酒庄
·打造人才高地,ASC与勃艮第高等
·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亮相深圳,展示
·“卓越旧世界,一个就足够“,意
最热文章
· 葡萄酒工作室能否成器?
·首届中粮“长城杯”诗书画精品展
· 全国酿酒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葡萄
·《华夏酒报》荣膺中国行业报十佳
·秦皇岛金士国际葡萄酒庄有限公司
·拉菲酒庄落户蓬莱
·部队禁酒难撼高端市场 四成人盼
·君顶美酒成为2017中国地产领袖峰
· 西农大葡萄酒学院华丽绽放廿年
· 民酒时代与“中国梦”
旗帜广告位
泉州葡萄酒市场之乱象
2012-08-29 10:52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洋货之乱:“垃圾酒”却大受追捧

  “市场上30元以下的酒,70%以上是勾兑的;60元以下的酒,40%有问题;100元以下的酒,平均50%有问题。尤其是进入娱乐场所的酒更烂。”市区的一位某品牌葡萄酒代理商私下对记者透露了一些葡萄酒业的内情。

  这位代理商告诉记者,按照国家的规定,葡萄酒必须用100%纯葡萄原汁酿造,然而,绝大多数企业根本没有达到这个要求,甚至不少企业为节约成本,根本没花费精力建立自己的原料基地,只是直接进口国外廉价的葡萄酒原汁,然后再进行勾兑灌装。

  他告诉记者,葡萄酒行业里有“三精一水”的说法,就是先灌水,然后再加入酒精、糖精、葡萄香精以及色素、酸、增稠剂、防腐剂等做成“葡萄酒”。“这种假酒的口味能达到以假乱真的地步,一般人很难分辨。”

  那么,国外的“垃圾酒”是怎么酿出来的?据这位代理商透露,一种情况是葡萄得病了,舍不得倒掉,就做成酒。这样的酒有一种呛鼻发霉的味道,这就需要二氧化硫之类的东西进行化学处理,以改变其分子结构。还有一种情况是葡萄的糖度不够,这使得酒精度不够,加工处理的时候就加糖加酒精。

  这位人士称,500美元就可以从国外进口1吨酒,这意味着每市斤葡萄只需要0.5元。国外的劳动力不比我们便宜,为什么这些酒会那么便宜?“说白了,就是这些东西已经到了烂得不能再烂的地步了。”然而,这些“洋垃圾”到了国内市场却价格不菲,甚至大受追捧。

  调查篇>>葡萄酒市场四怪状年底向来是新人结婚的高峰期,两周下来,市民吴先生连续参加了5位朋友的婚礼。细心的吴先生发现,这几次婚宴上,喝的葡萄酒都是“长城干红”,但称却有所不同,有“华夏长城”、“金装长城”、“世纪长城”和“新一代长城”等等各种各样的品牌。看着餐桌上各式各样的“长城”葡萄酒,吴先生不禁感到纳闷:长城葡萄酒到底有几家?哪一家才是正宗的“长城”呢?牌子之多:30多个“长城”齐聚一城其实,感到眼花缭乱的不止吴先生一人,不少市民甚至是商家也难辨其详。在近日的调查采访中,记者发现,从外观上看,这些“长城”葡萄酒在包装装潢图案、印刷设计风格、文字及字母字体排列、整体色彩布局,甚至连产品饮用说明等方面都有相似之处,惟一不同的是产地与经销商不同,有的是河北昌黎县某酒业有限公司的,有的是山东烟台某葡萄酒酿造有限公司的,有的是香港某公司生产的。

  “这其中有不少并非是真正的长城葡萄酒。”华夏长城代理商林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泉州地区市场上目前各种和“长城”两字“沾亲带故”的葡萄酒不下30种,并且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其实,被“傍”上的不只“长城”这个老品牌的葡萄酒,其他几个国内知品牌的葡萄酒也成了被“克隆”的主要对象。在市区的一些超市和便利店里,记者看到,以“张裕”、“王朝”等字样为后缀的葡萄酒比比皆是,如“香港张裕”、“香港长城”。这些仿牌产品与正牌产品外包装极为相似,甚至是将“长城”、“张裕”等字样设计得很显眼,而将前缀缩小,让消费者乍一看就误以为是正牌产品。

  “这就是树大招风的缘故。”据业内人士估计,目前泉州市场上葡萄酒品牌不下300种,其中不少是仿冒货。

  有趣的是,在采访中,记者曾约见一位某品牌葡萄酒泉州办事处负责人,当接过该负责人的名片时,名片上的图案引起了记者的注意:一段古老的长城图案下写着“CHANG·WALL”,如果不是仔细看,真的很难与正牌的长城商标“GREAT·WALL”区分开。年份之迷:越久越值钱?现在,市面上的葡萄酒不仅品牌多,种类也多。近日肖先生在宴请客人吃饭时,服务员向他推荐了几种干红葡萄酒,说年份越久味道越好,当然价格也就越高,标注“1992”的干红葡萄酒一瓶价格要数百元,有的比五粮液和茅台这样的白酒还贵。肖先生颇为疑惑,葡萄酒真的是年份越久,味道越好吗?

  近日,记者在市区几大超市和商场烟酒柜台发现,货架上无论是干红还是干白,无论是什么品牌,基本上在比较醒目的地方标注年份,有的还标注了“年份收藏”的字样。年份久远的葡萄酒价格要比年份较近的葡萄酒高出许多,如某品牌葡萄酒,年份早的最高一百八十多元,年份晚的最低三四十元,两者相差一百多元。除了年份不同外,从包装上很难看出年份早的葡萄酒和年份晚的葡萄酒有什么差别。

  对于这个数字,售货员的解释各不相同,让人越听越糊涂。有的售货员说这个数字表示葡萄酒的灌装日期,有的说这是葡萄酒的生产“年份”,还有售货员说这是表示用那一年的葡萄生产的。

  葡萄酒真的是年份越久越值钱?市区某商贸公司总经理吴先生告诉记者,年份酒之所以这么流行,主要是消费者喜欢购买,好年份酒价格的确比一般的酒要高出许多。据他介绍,葡萄酒是讲究酿造和年份的,继“华夏长城”打开年份酒市场之后,国内众多葡萄酒企业纷纷跟风炒起了“年份酒”。

  “年份酒已经成了目前葡萄酒企业提升酒价的一种手段,有些葡萄酒企业为卖个好价钱,不管什么酒都标上一个好年份。”吴先生说,年份的概念在一些企业的市场炒作下出现很大偏离,原本只是代表葡萄酒原料好坏的年份标志,现在却成了“越陈酒越香”的误导消费者的幌子。

  据吴先生透露,市面上所售的普通葡萄酒,年份基本上要大打折扣,标榜是“1992年”的酒,实际可能是1998年甚至2000年以后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绝大多数人喝不出“年份”上的口感区别,所有“年份”都是由酒厂自己标注的。“我可以肯定地说,目前市场上根本没有真正意义上的1992年的国产年份酒。”头衔之大:一个比一个“生猛”如果说各种不同品牌的葡萄酒令消费者眼花缭乱,难以分辨孰优孰劣的话,那么,打着“中国著名品牌”等各种“国字号”头衔的葡萄酒更是令消费者心生疑惑。

  “仿冒别人的产品也就算了,还公然在广告上刊登称其是‘中国著名品牌’。”采访中,国内某品牌葡萄酒经销商周先生指着手里的那张广告宣传单,显得非常气愤,“现在市场上各种杂牌葡萄酒太多了,而且不少产品还打着各种各样的头衔来欺骗消费者。”

  周先生手里的那张广告宣传单上写有如下内容:“该系列葡萄酒荣获中国××合作协会、品牌中国××联合会、××××××指导委员会联合评审授予的‘中国著名品牌’称号”,并附上了称号的证编。记者随即对这个品牌的葡萄酒在网上进行了一番搜索后发现,根据广告上的证编号,根本找不到该品牌葡萄酒。

  那么,“中国著名品牌”这个称号又是如何得来的呢?据了解,挂“中国”这样的国字号的社团组织都必须登记备案。于是,记者首先登录了中国民间组织网,但在查询栏中输入“品牌中国××联合会”的名字后,显示为“没有查询到符合条件的记录”。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一般来说,中国内地合法组织基本会在民政部进行相关登记,但也不排除有些机构在香港进行注册。

  既然机构可能在香港注册,那香港注册处应该就会有相关登记。然而,记者同样没有找到相关的内容。记者不敢肯定,又登录了国家工商总局企业查询处查找,结果还是一无所获。

  “像这样的一些由协会评定的称号花些钱就可以买到一大堆,其权威性也令人质疑。”周先生告诉记者,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葡萄酒企业为了提高市场知名度,甚至连“人民大会堂会议指定用酒”都搬出来了,“一个比一个生猛”。“其实,最多只是在人民大会堂里的哪个厅里开个什么小会时用过这个品牌的酒,商家就以‘会议指定用酒’来蒙骗消费者。”透析篇>>伪劣葡萄酒为何连绵不绝工商、质检部门每年都重拳打击伪劣葡萄酒,但为何市场上的伪劣葡萄酒还是“前赴后继、连绵不绝”呢?市场不规范行业不自律“主要在于市场不规范,行业不自律。”泉州欧露商贸有限公司的高级经济师吴汉宗告诉记者,葡萄酒最主要的成本来自葡萄汁,制假者为了降低成本,于是就拼命减少其含量,甚至根本就不加。另外,酿酒葡萄种下一般要3年后才能挂果,前3年只有投入没有产出,对许多小型企业来说,这显然是等不起的。重压之下,葡萄酒经销商纷纷铤而走险。

  “仿牌赚的就是消费者不懂行的钱!”一位经销商毫不避讳地说。他透露说,市面上各种仿牌葡萄酒的零售价并不比正宗产品便宜,但由于仿牌葡萄酒生产成本相对较低,风险也小,利润相对可观。因此,不少经销商和终端零售点即便清楚哪些牌子的葡萄酒是仿冒的,但经不住利润的诱惑,也会“忍不住”售卖。豪饮不善饮消费缺理性“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度不高,缺乏理性。”同时经营了十多种酒类的吴先生对泉州葡萄酒市场深为了解。他认为,相对国内其他沿海城市,泉州是一个豪饮但不善饮的地方。如果从葡萄酒年消费量来说,保守估计在300万瓶以上,这的确是一个相对广阔的市场,然而,如果从泉州人饮酒的方式来看,却又显得“很不理性”。

  吴汉宗认为,现在不少人以喝葡萄酒为“时尚”,尤其是以喝洋葡萄酒为“豪”,但却不会分辨葡萄酒的商标、口味,“不少泉州人喝洋葡萄酒喜欢加入其他一些饮料,然后仰头猛灌,即使杯中的酒是假冒的,他们也根本尝不出来。”

  另外,由于大多数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知度不高,辨别力不强,有些人即使有头痛等不舒服的感觉,也很难和酒联系起来,这些都给不法者留下了空子。法规有空子执法有困难“有关部门执法力度不够。”吴汉宗认为,虽然国内对于葡萄酒的有关规定不少,但却无法完全执行到位。他举例说,在包装方面,国家有关法规规定,要求在正标上一定要用中文,背标则要标明产品的原产地及生产商的名称,但许多企业却没有按要求做到。吴汉宗认为,国内葡萄酒行业的工艺、原料、标签标准并没有跟上行业的发展,惩罚机制也不健全,这是导致假葡萄酒泛滥的重要因素。

  泉州市工商局商标事务所的林文渊告诉记者,不少仿冒葡萄酒的商家利用香港注册法规相对宽松的环境,常常用一些与国内知名品牌葡萄酒的名称十分相似的字眼先在香港注册一个公司,然后以该公司的名义仿冒生产名牌葡萄酒。但在香港注册的公司生产的产品在大陆仍然要受相关法律保护。“这种情况下,政府有关部门处理起来也较为麻烦。”所以,许多仿冒甚至是造假售假者利用这一点钻法律的空子。标准尚缺失炒作有空间种种潜在规则暗流涌动,除了巨大市场利润空间促使人铤而走险外,国内有关法规的不健全也是因素之一。有葡萄酒企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在葡萄酒行业,国家只有简单的规范而缺乏具有严格法律效力的法规,即使是现有的规范也缺乏行业针对性。

  比如,关于“沉淀物”一项,葡萄酒作为以纯果汁为原料的酒类,有沉淀物是正常表现,葡萄酒酒瓶底部的凹凸部位本身就是为容纳沉淀物所设,但因没有具有针对性的详细规定,现在葡萄酒行业只能适用其他酒类的“不准有任何沉淀”的相关规则,这便造成是非颠倒,好的倒成了坏的,企业不得不想办法去除沉淀。这不仅影响了葡萄酒的质量,也令一些厂家偷工减料,不使用100%的纯葡萄汁原料。

  至于像年份标志之类的监督与规范更是有限,在葡萄酒业,“七分原料三分酿造”是个公认的真理,但有关监管部门忽略了中国的地区差异,某一年份或许只能代表某一地区酿酒葡萄质量的好坏,却难以代表全国。因此在年份的标识系统上,中国需要建立不同产地标准,以规范年份标识。业界之声>>行业要自律

  企业要诚信尽管国家对“年份酒”并没有相关标准,但业界认为,缺乏标准并不等于企业可以昧着良心骗消费者。

  采访中有不少业界人士谈到葡萄酒行业的管理问题时,纷纷表示国内外差距甚远。一位经销商告诉记者,国外更多的规范并不是强制执行的,质量安全主要靠企业自律。他说,在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信息是不对称的,消费者对产品不了解,但是企业在不诚信的情况下,为了追逐利润,什么好卖卖什么,什么年份好做什么年份,以此来欺诈消费者。

  在葡萄酒行业里摸爬了多年的吴汉宗还介绍了一个细节,在国外对“年份酒”的管理非常严格,哪年产了多少葡萄,出了多少酒,每个环节都有严格的登记制度,随后才可以发给企业“年份酒”的证书。而我国目前根本做不到这一点。目前国内酒类行业并没有权威机构对酒类的年份进行严格追踪,所标注的年份事实上都没有办法去检测。

  另外,据了解,由于费用昂贵,目前国家仍没有葡萄酒年份的检测设备,根据专家品尝的方法认定葡萄酒年份也并不准确,质量检测部门只能依据厂家的生产配方、台账、生产数量对葡萄酒年份进行相关判断。

  有业界人士认为,行业的自律固然重要,但葡萄酒问题的关键还在于企业与商家的诚信经营。“这个是最为重要的,不管国家制定多少法律法规,不管行业内如何自律,个别企业总是会想方设法钻空子的,媒体也不一定能够马上把这个害群之马揪出来,所以,不管怎么样,最主要的还是企业自身要诚信经营。”>>葡萄酒选购

  三招搞定首先,看标签。按国家有关规定,在酒瓶标志上必须用中文注明:产品的名称、配料表、净含量、纯汁含量、酒精度、糖度、厂名、厂址、生产日期、保质期、产品标准代号等内容,如有标注不全或不标注出厂日期、厂名、厂址的则是伪劣产品。

  其次,观颜色。如果酒体清亮透明,没有杂质和浑浊则是好酒;反之就说明酒的质量有问题,不要随便购买。如果可能的情况下,可以拿一张白色的餐巾纸,把红酒往上倒,纸上的红色不均匀分布,或者有沉淀,那就是色素。

  再次,尝味道。一般而言,好的葡萄酒比较丰润饱满,口感比较厚实,而且倒进杯子里有点稠稠的感觉,差一点的葡萄酒就有点刺鼻、刺喉咙,并且颜色明显比较淡,就像水一样。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蓬莱规模以上葡萄酒企业全部拿到QS生产许可证
下一篇:澳洲葡萄酒行业前景分析报告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赛暨中粮酒业品酒师竞赛
中粮集团职业技能大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宋南平及全国科技报社长、总编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理
Penfolds奔富Bin 389诞生六十周年 珍稀年份垂直品鉴惊
Penfolds奔富Bin 38
刚刚,富邑葡萄酒集团宣布:成功在中国获得“奔富”商
刚刚,富邑葡萄酒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