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酒文化网_中国酒文化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第二届“永利臻典——中国葡萄酒
·飞天茅台价格变化不大,“新商务
·洋河梦之蓝IP跨界抖音传播圆满收
·2025年开年,千里智库创始人欧阳
·碧春×京东联合首发新品,定义国
推荐文章
·赋能老酒价值 五粮液“家有老酒
·寻味非遗年②:红火年,从红花郎
·金不换白酒集团携手电影《蛟龙行
·营收约1738亿,四大关键词复盘茅
·启福“蛇年”新春,舍得酒业携手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黑色包装酒纷纷上市
旗帜广告位
十四五末,酒类社会零售额将达3万亿?
2020-12-21 17:4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12月10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二十五周年会员大会在重庆举行。这个自1995年成立的协会,一直瞄准于酒类产业链的下游,致力于推动流通领域的正规化和现代化,见证其从“小、散、乱”向品牌化、连锁化、线上线下一体化方向快速发展。

中国酒类流通领域业态与模式的嬗变,让业界为之兴奋之余,更对酒类流通领域未来的体量攀升抱有更多的期待。

那么,在中国酒类产业总体营收与利润稳步提升的情况下,预计“十四五”末期,中国酒类社会零售额将达到多少?


 

多元升级造就2万亿级零售市场

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稽查局副局长路政闽表示,我国酒类总体消费总是位居全球第一,2019年酒类商品的社会零售额近20000亿。

“伴随着产业链下游扩张的是产业链中上游的大幅进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会长王新国表示,“协会1995年成立时,全国白酒行业总收入约200亿元,到去年则达到了6308.4亿元,增长30多倍。”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商务部原副部长姜增伟表示,中国酒类流通协会25周年,其实就是酒业与市场“一体化”关系的充分体现。通过这个平台,酒厂、酒商和酒类零售的最优秀代表聚集在一起,产业各个环节链条之间充分沟通交流,大家一起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厂商同心合力,才能让消费更旺更强。

王新国表示,为了推动流通领域的进步,与中上游的产业发展相适配,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在建设诚信体系、开展行业评优、优化顶层设计、接轨国际时尚、组织学习培训、推进标准建设、排解行业问题等方面做了系统性的工作,有力促进了中国酒业市场流通领域的进步和发展。

以诚信体系建设为例,自2013年以来,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开展创建了以行业自律、规范市场为目标的“国家级放心酒工程”。在第三批评选中,协会首次将放心酒示范工程扩大到生产领域,从源头为消费者保驾护航。为了与消费升级、需求升级的外部趋势相适应,引导和推动酒类流通的创新升级,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开展了一系列行业评优工作。

2006年,协会发起主办“中国酒业营销金爵奖”评选活动,这个评选是酒业唯一一个经中纪委、中宣部等八部委批准保留的评选项目,体现了流通在经济产业链中的重要地位,具有极为重要的行业价值。

作为聚焦于产业链下游的组织,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同样着眼于厂商关系的维系和推动,因为这是关系行业健康发展的一个关键点。与此同时,诸如“白酒鸡尾酒大赛”等接轨国际时尚的活动,在展现酒类流通协会的影响力之余,更推动了白酒面向年轻一代消费者的发展倾向。

产业链末端革新或带来40%以上增长

相关规划显示,预计在“十三五”末的2020年,中国酒业完成产品销售收入8590亿元,同比下降6.7%;实现利润1716亿元,同比增长68.1%。

预计在“十四五”末的2025年,中国酒类产业将实现销售收入12130亿元,同比“十三五”末增长41.2%,年均递增7.1%;实现利润2600亿元,同比“十三五”末增长51.5%,年均递增8.7%。

也就是说,酒类产业的营收与利润在十四五期间,将实现40%~50%的增长。按照40%的增长率来计算,2019年实现近20000亿社会零售额的酒业,到“十四五”末期,或将实现接近30000亿元的规模!

这种规模的扩大,毫无疑问将来自于流通端的进步。

“人们的酒类消费需求不断提升,在喝真酒、喝好酒的基础上,越来越注重酒类消费的场景、文化、体验和服务等附加价值。广大酒类流通企业积极适应这种变化,加快转型升级,在产业端和消费端之间建造了高速路、高架桥,从而将社会发展、消费升级的外部趋势,切实转化为酒业壮大发展的强大动力。”在谈及流通领域的发展前景,王新国如是表示。

实际上,中国酒类流通协会在对消费场景、消费需求的把控上,做出了很多努力。

酒类市场和消费的升级,对酒类流通、营销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类流通协会的升级计划,覆盖到了销售终端。于2017年开启酒业“雄鹰计划”,该计划是针对酒类终端店长的专业技能培训,培训内容涵盖白酒、葡萄酒的品鉴、酒类文化知识、饮酒礼仪等方面。

针对消费倾向以及新消费场景的重视,促使酒类流通协会向国际看齐。中国酒类流通协会于2017年至2019年连续举办了“中国白酒鸡尾酒大赛暨世界杯国际调酒锦标赛之中国选拔赛”,并与国际调酒师协会IBA达成合作,于2019年在成都举行了国际调酒师协会年会暨第68届世界杯国际调酒师大赛。

系列大赛不止吸引了年青一代消费者的关注,更囊括了消费场景与消费终端——夜场。此外,茅台、五粮液、汾酒等中国代表性名酒产品也进入其中,作为代表时尚的鸡尾酒的基酒而出现。

这种产业链末端的革新,无疑带来了流通领域的进步和扩容,也为下一个五年实现40%以上的增长,带来了现实基础。

三大方向奠定流通领域进化基础

从20世纪80、90年代的“夫妻店”“批发市场”,发展到如今终端门店日益多元、平台化与个体化并存的局面,酒类流通领域的改变日新月异。

王新国表示,“十三五”期间,中国酒类流通领域取得了很大成就,今后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建设的关键时期,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其中包括“国内市场更加强大,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这对于酒类流通行业的进一步向好发展,赋予了有力的指导和鼓舞。

“协会今后的工作,要朝着三个方向发展。”王新国表示,为了在“十四五”期间实现流通领域的全面升级,协会将提高站位、加大宣传、加强交流。

“酒类流通行业的价值站位始终不高。”这被王新国认为是一个痛点,酒类流通行业在25年前的定位即是“卖酒”,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即便流通领域的从业者对服务、文化有了更多的理解和实践,但从价值定位上,仍局限于“卖酒”这个最基础层面,这对酒类流通行业的跃升发展,已经造成了较大的局限性。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社区团购不香了么?
下一篇:保持文化自信,黄淮产区迈向高质量发展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