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黑龙江省首次以省政府名义,组织全省优秀企业参展“百届春季成都糖酒会”,并由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了“黑龙江省酒水产业展销新闻发布会暨酿酒原料推介会” (以下简称发布推介会)。
推介会上,来自政府相关产业、行业协会的领导、酿酒、原粮的专家学者,酒水食品产业的企业家,以及国内营销大伽,直抒观点、建言献策,掀起了一场头脑风暴。
好粮、好水、好酒的大美龙江
李红兵
黑龙江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
我用三句话来介绍黑龙江省的好粮、好水、好酒。
第一,黑龙江有好粮。2018年黑龙江粮食总产达到1500亿斤,连续8年位居全国首位,在新品种培育方面,省农科院研发的高粱丹宁含量高达1.48%,淀粉含量达74%,普及率极高。
第二,好粮酿好酒。黑龙江省酿酒历史悠久,从金代开始就有蒸馏酒。目前,全省白酒企业已经发展到408家,可以生产浓香、酱香、清香等多种香型。
此外,丰富的山特产品资源是我省一大优势,为五味子、蓝莓等野生果酿酒和人参、鹿茸等名贵中药材配制的保健酒提供了丰富的原料。
第三,寒地出好水。饮用天然矿泉水是黑龙江极富发展潜力的点之一,五大连池和大兴安岭地区高达2000万吨,五大连池市被誉为“中国矿泉水之乡”。
消费、服务融进龙江的发展优势
任捷
中国副食流通协会秘书长
推动黑龙江省的酒类生产发展要把握全国酒市场发展态势,要看到中国经济发展出现的新变化。
近年来,随着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要贯彻好中央关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部署,找准在产品消费和服务消费中,能最大化地融入黑龙江省产业发展的优势。
时下,酒类消费市场深度调整,回归理性消费,在消费升级的背景下,应抢抓消费转型升级这个难得的机遇,主动迎合市场需求,积极融入到全国的发展大潮中。
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大美龙酒
赵志昌
黑龙江省酒业协会会长
土地广袤、生态优良、环境优美为黑龙江赢来青山绿水的美誉。
水、粮是酒之血肉。黑龙江省水资源丰富,境内大小湖泊640个、水库630座,地下水质极佳,湿地面积位居全国前列,在这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完美地体现着白酒产业的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肥沃辽阔的松嫩平原、三江平原,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其土壤有机质含量高,黑土和黑钙土占耕地的60%之上。
以年前辞世的中国白酒泰斗高月明高老为代表的龙江酒业的中国酿酒大师、中国评酒大师、高精酿酒师等形成的龙江工匠人才团队,为中国白酒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天酿美酒、天人合一、酒香四溢、品种齐全、结构合理,龙江粮食、龙江的水,大美龙酒,已经形成了两江白酒味道美以及独特的北方酒香的工艺和典型风格,也必将在国内白酒行业呈现其生态之美、原料之美、酿造之美、工匠之美和风味之美。
酿一杯好酒,对得起好时代
隋熙凤
黑龙江北大仓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我们这代人遇到了对民营经济,对企业界,最重视、最好的年代。虽然北大仓只是一个地方品牌,但我们要一天比一天好,趁着时代好,趁着消费升级好,要把品牌、品质做得更好,去争取在升级过程中的优势,让自己的产品在市场上有一席之地。龙江白酒人要以先辈们坚持不懈的精神为力量,用每一天的坚守和传承酿造出每一杯美酒。北大仓曾经获得过很多荣誉,但这些荣誉都只能代表过去,北大仓酒人将继续坚守传承、勇于创新,酿一杯好酒,让黑龙江酒在国内的行业里有一个更好的位置。
黑龙江酒有三大优势
侯晓波
中国评酒大师、龙门福地酒业总经理
黑龙江省白酒的优势首先是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青山绿水孕育着红高粱,好粮好水好空气最适合酿优质的白酒,是中国白酒酿制优质酒不可或缺的基地;其次是人才优势。黑龙江省拥有著名白酒专家3人,国家级首席评酒大师4人;第三是历史优势。黑龙江省的产品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总产量在全国是靠前的,当时,几乎每个市县都有这么一句话:当好县长,办好酒厂。
传承与创新是酒业发展的必然之路,对于白酒来讲既要讲历史,也要讲当代,没有传承与创新就满足不了市场多方面的需求。营销模式也要创新,白酒产能过剩,但它又有着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属性,传统的模式已经适应不了市场需求。
作为北方人、东北人、黑龙江人有着自己的独爱,只要不气馁,认真做酒,做纯粮酒,做优质酒,黑龙江的酒大有希望。
建设自己的原粮基地
焦少杰
黑龙江省农科院所长
优质原料基地的建设要符合国家法律、产业政策和行业发展,要保证原料供给、原料质量,增加企业的公信力。建立自己的酿酒原料基地,这对于酒厂来讲就是一个活广告。
我国的原粮基地建设已经得到广泛的认识,南方的意识强于北方。当前原料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基地建设还存在错误认识,基地与酒厂的衔接也存在细节的问题,应该在基地建设方面注意选用专用品种,因地制宜地建设标准化基地。
“黑土地、红高粱”的招牌唱响国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