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我的卡路里
春节是团圆的日子,或许也是“变圆”的日子。当你嗨吃到爆的时候,总来不及思考堆积的卡路里会成为日后你蓝瘦香菇的负担。卡路里,卡路里,燃烧我的卡路里也就毫无疑问地成为了节后所有人的追求。但是想要成为万人迷,就必须要有壮士扼腕的勇气,对自己多余的卡路里说再见。
2018年对整个酒行业来说也是如此,在消费不断升级、渠道能上能下,市场加剧分化的情况下,品牌的集中度越来越高。在这种市场环境下,削减不必要的品牌,淘汰不合格的经销商,集中精力发展核心产品,成为企业持续健康发展和抢占市场资源的必须。
2018年初,“老四大名酒之一”的西凤酒就率先表示,要用一年的时间,砍掉近400个条码,最终目标是只保留几十个品牌。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西凤酒2018终端系列答谢会上,公司透露,经过两年的调整、梳理,西凤酒品牌和条码分别砍掉了45%和49.8%。2018年,西凤酒实现销售收入增长35%,达到近50亿,创历史新高。
7月12日,长城葡萄酒宣布要削减163个产品。这也是继2017年11月淘汰407个产品之后,长城再次大规模地缩减旗下产品。不得不说,这次卡路里燃烧得非常成功,长城葡萄酒的产品数已由原来的1000多个精减至400个左右。到了岁末盘点,长城葡萄酒仅用9个月的时间就完成了2017年的全年销售额,成全了自己的加速度,也为国产葡萄酒的发展树立了信心。
2018年年底,贵州茅台在经销商大会上重磅宣布取消100余家经销商资格,并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不再新增专卖店、特约经销商、总经销商。与此同时,茅台酒将重点扩大直销渠道,推进营销扁平化。从收缩旗下各公司的产品生产线、砍掉子品牌、清理产品再到淘汰经销商。茅台正用肃清自我的方式,实现迈进千亿的梦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不断多元化、个性化的消费需求,2019年,定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燃烧我的卡路里”实现自我的优化升级。
命运共同体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2012年11月,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时至今日,中国对外开放的大门越看越大,人类命运共同体已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概念,而是切实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成为普通消费者的日常关切。
以酒类消费而言,2018年,进口啤酒尤其是精酿啤酒勃发兴起、精酿啤酒屋等舶来品成为了国内普通消费者热衷的聚饮场所;随着进口关税的进一步降低乃至零关税的落地,越来越多国家的日常餐酒摆上了中国百姓的餐桌;除了啤酒、葡萄酒等品类,就连伏特加也随着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的火爆勾起了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尝试欲……
这一年,我们的白酒行业一如既往地向国际市场挺进,在国际舞台上唱响中国白酒的最强音。
2018年10月18日晚间,“2018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颁奖仪式”在布鲁塞尔举行,来自中国的26家白酒企业获颁“2018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奖赛”的奖牌和证书。同时,不少中国白酒企业还在10月19日~21日举行的“比利时·世界名品博览会Megavino”的“中国世界名酒展”专区展出产品,向观众和参展商讲解中国白酒企业及产品特点,现场勾调白酒鸡尾酒,让老外喝上中国白酒。
中国白酒走出去不仅仅是在纽约时代广场彰显白酒的形象广告,而是要让老外喝下去,进口葡萄酒不就是仰仗“喝酒品鉴”+“讲解风土”的推广模式,让国内消费者渐渐接受并转化为实际购买力的么?
今日今时,这套推广体系于白酒产品的国际化之路,仍具有切实的指导和借鉴意义。2018年,进口葡萄酒不再是高歌猛进的态势,“进口酒降温”成为了一个现象。只是,中国酒类流通协会葡萄酒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祖明抛出了这样一个观点:进口酒也好、国产酒也好,要共同把葡萄酒市场的盘子做大。的确,比起白酒行业5000亿的体量,以及茅台、五粮液等瞄准千亿的大型集团等,整个葡萄酒行业的规模还有待扩大,葡萄酒企业的体量和盈利水平还有待提升。如此看来,共同做大葡萄酒市场,中西合璧,强交流、共成长,也许会成为进口葡萄酒与国产葡萄酒在“命运共同体”这一指导思想下的共同成长新路径。
文| 记者苗倩张瑜宸
来源:华夏酒报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