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啤酒:高端市场双寡头格局隐现
2018-12-25 17:06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在经历了产品升级、价格上涨、资本并购后,国内啤酒行业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随着华润集团(啤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润”)与喜力集团(以下简称“喜力”)的联合,尤其是对高端领域,国内啤酒市场格局开始由原本的“一超多强”逐渐向“双寡头”转变,百威英博啤酒集团(以下简称“百威”)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威胁。对此,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啤酒行业并购窗口期的关闭,如何改善自身盈利能力成为啤酒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企业扎堆进入

国内这种“一超多强”的局面一直延续到今年8月,直至华润宣布与喜力换股合作,并全面收购喜力中国区所有业务,强势进军高端领域,高端啤酒行业“双寡头”格局也逐渐显现。

根据华润去年的经营数据显示,2017年华润啤酒销量为11.8百万千升,年产能为22百万千升,营业额为297.32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1.75亿元。然而在亮丽的“业绩”背后,华润的毛利率却只有33.7%,与青岛啤酒的40.64%尚存一定差距,与国内高端啤酒龙头企业百威更是差距甚大,这意味着在高端啤酒领域华润啤酒较竞争对手仍处于弱势。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在华润与喜力的联手威胁下,百威还面临着整体业绩下滑的挑战。百威最新披露的2018年三季度财报显示,集团利润和收入均低于预期,其中营业收入为13.28亿美元,同比下降9.9%。北京商报记者翻阅资料发现,百威在前10个季度中有8个收入未达预期目标。对于此时的百威来说,无疑面临着“内外交困”的尴尬局面。

除此之外,国内其他啤酒企业也纷纷布局高端市场。青岛啤酒旗下的鸿运当头、奥古特、经典1903和纯生,华润雪花啤酒旗下的雪花纯生、雪花脸谱等系列,燕京啤酒旗下的原浆白啤,珠江啤酒旗下的雪堡精酿系列,都是瞄准中高端市场布局的产品。

据权威机构预测,到2020年,国内中高端以上啤酒份额将达到30%以上,其中高端占比13.5%,中高端占比17.2%。市场的成熟意味着群雄混战的局面在不断被打破,目前中国啤酒市场正不断向品牌集中的方向发展,大型啤酒企业之间的高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净利润表现乏力

在中国啤酒市场竞相高端化的背后是啤酒行业毛利率的低下,值得关注的是,此前北京商报记者在梳理各啤酒企业财报时发现,不少啤酒企业更是出现了依靠高额度的补贴以及投资利息等额外收入进行补益的局面。其中,包括珠江啤酒、青岛啤酒、燕京啤酒等都曾拿过上亿补助。即便是中国啤酒市场的龙头企业华润啤酒,也出现过靠补助“撑”业绩的窘境。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大量数据后发现,珠江啤酒2018年上半年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耗资7246.01万元,是429578.7万元募集资金的利息。而在2017年财报中,珠江啤酒获得62.75%高增长的净利润1.85亿元中,包含了高达0.85亿元的补助金额,逼近净利润的一半,涉及政府补助的项目更是高达86项。而华润啤酒2014-2016这三个财年间的净利润中几乎60%都来自于补助。

此外,由于行业产能过剩矛盾较为突出,原材料价格、人工成本的持续上涨,都对啤酒企业生产经营成本造成了较大压力。有数据显示,自2014年以来,中国啤酒产量已连续四年下降。2007-2017年,中国啤酒企业及工厂数量分别下降66.5%和27.9%。如今,国内啤酒行业竞争格局已基本趋于稳定,中国啤酒消费趋于饱和。

小品牌生存压力陡增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消费升级的促进,中国的啤酒消费水平也有所提高,同时饮酒人群的年轻化也为啤酒消费的增长奠定了基础。但由于各国在饮酒习惯上的差异性,目前中国的白酒消费仍然占据主流地位,啤酒行业发展的空间较为有限。

在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看来,其实国内的许多啤酒企业一直都在努力进行主营业务的经营,但是收效并不好。“中国进入市场经济才40年,工业化程度尚处在一个初级向中级阶段过渡的时期,在这样一个阶段,企业的发展不能操之过急,要循序渐进。”

业内普遍认为,在多方啤酒企业激烈竞争的时候,许多本土品牌尤其是区域品牌面临的生存压力进一步加剧。很多品牌力不足的区域中小啤酒企业,甚至陷入了负增长及亏损状态。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包括像珠江啤酒、喜力啤酒等,旗下一些子公司都面临着亏损、负债率高等问题。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啤酒企业主要还是采取优势区域要利润、弱势区域重投资的原则,尤其是在弱势区域,由于企业产能过剩现象严重,大量的不饱和产能无法得以释放。且啤酒行业属于重资产投资,行业特性导致这一行业的投入周期很长、固定资产投入也较大,而产出周期比较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白酒业吹起“收藏风”
下一篇:水井坊三季度高端白酒增速放缓 销售费用猛增近80%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