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杯酒人生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Corinne:现在是喝澳洲酒的最好
·致敬中国酒业四十年 我国生态酿
·王延和:借千商平台推动金石滩酒
·陈宁:升级是一种文化
·黄立明:新零售应当“快准好
推荐文章
·张子清:酿好酒回报社会和家人
·姚继业:一个客户一种服务
·刘圣松:做辩证施救的“医师”
·罗群忠:守望姚花绽春天
·李生锋:匠心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最热文章
·丰子恺:吃酒
·沈鸿林:让“中国沈酒”慢慢喝
·喝酒--喝也不行 不喝也不行(李敖
·李双银:擎起中国果酒的一面旗帜
·“拼命三郎”尤春
· 会稽山拔得过会第一股
· 白酒怎样闯世界?
·酒人酒话:饮酒者说
·中国酿酒大匠———张金修
·林洪:牡蛎黄酒的拓荒人
旗帜广告位
高源:葡萄酒是生活的一部分
2018-09-30 19:58 作者:责任主编  来源:中国酒文化网  点击:

在宁夏贺兰山东麓有一座与众不同的酒庄,那就是银色高地。进入酒庄,在一片白杨树的映衬下,朴素的建筑、平实的装修、实用至上的车间和酒窖依次展现在《华夏酒报》记者眼前。但是,正是在这座朴实无华的酒庄当中,酿出了一瓶又一瓶的佳酿,不仅屡获大奖,还在众多国内外葡萄酒专家中取得了很高的评价。

这样一座从外表上看并不华丽却又实力雄厚的酒庄,其庄主高源可谓付出颇多。作为一名业内少数能取得法国国家级酿酒师证书的女性酿酒师之一,其谈吐优雅、知性得像位大学讲师,举手投足之间都表现出不凡的气质。就是这样一位女子,在贺兰山东麓这片高地上酿造出了她的第一瓶葡萄酒,得到国际葡萄酒大师Jancis Robinson的好评,称其为“中国葡萄酒产业涌现的又一亮点”。

西学东用

当高源17岁的时候,其父亲正在俄罗斯做贸易,高源便跟随父亲前往俄罗斯生活学习。她最初先是学习俄语,而后便进入圣彼得堡经济学院学习企业管理,这一段国外学习经历为高源接下来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7年,高源经过多方考虑之后来到法国学习葡萄酒酿造,曾在奥朗日葡萄酒学校、波尔多葡萄酒学院、波尔多四大商学院学习,并获得法国国立酿酒师资质,同时对葡萄酒贸易以及葡萄酒市场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学习。高源告诉《华夏酒报》记者:“1999年,我在法国奥朗日葡萄酒学校学习品酒课题,非常有趣,第一次就在课堂上喝醉了,因为真的非常好喝,那一次也激起了我对于葡萄酒的兴趣。”

虽然她已经在国外待过多年,也接受过法语培训,日常交流没问题,但是在学习期间全法语授课,晦涩难懂的法语专业词汇也让高源颇感吃力。但这并没有难倒这个来自宁夏的姑娘,白天听不懂,晚上就借同学笔记来抄,同时查阅专业辞典来慢慢理解、消化,把难点逐渐克服。

法国的葡萄酒教育注重实践与理论的结合,在这期间高源一方面努力汲取知识,一方面利用有限的实习机会更深入了解葡萄酒。在著名三级庄凯隆世家实习期间,高源不但学习到酒庄传统酿造的工艺,而且还结识了她的爱人Thierry Courtade,一位幽默风趣、热情好客的法国人。和Thierry Courtade的相识,无论是在融入他国生活环境,还是提升葡萄酒的认识上,都给与了高源很多帮助,这也让两位志趣相投的年轻人更近了一步。

在法国学习结束后,高源回到国内发展,生活也逐步稳定。最初,她去国内的酒厂做酿酒师,但是感觉在酿酒理念方面相差甚远,无法施展所学,于是2007年,高源及其家人开始着手做自己的葡萄酒。从最开始,高源就按照生产高端葡萄酒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葡萄种植上亲自把关,同时在酿造过程中融入自己在法国所学的酿造工艺。2007年,这一批葡萄酒酿制得非常成功,受到国内外葡萄酒爱好者和专家的关注。

高源觉得葡萄酒是生活的一部分,酒精度不一定要很高,但每天吃饭不喝一点感觉像少了些什么。葡萄酒还能帮助她灵感的实现,保持愉快的心情。同时,酿造葡萄酒也是一件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事,而她的性格也符合这一点,她觉得这也是她能取得成功的一个关键要素。

高源酿造的葡萄酒传承了“旧世界”的风格,很多元素都与其在法国所学一致,酿造出来的葡萄酒经典浓厚、回味悠长。现在高源和爱人一起在宁夏酿酒、经营酒庄,在银色高地这片充满心血的土地上,续写着家族的梦想。

两代人的梦想

高源的父亲高林先生从1997年开始接触葡萄酒,并去法国、德国等葡萄酒原产地考察。高林坚信宁夏能产出优质葡萄酒,也正是这种坚定的信念推动了银色高地酒庄的诞生。

回国后酒厂的工作经历让高源并不开心,但是在父亲的支持下她回到宁夏,用自家的地开始种葡萄。高源回忆说,那时候十分开心,因为终于要有自己的葡萄酒了。

银色高地酒庄有一座葡萄酒博物馆,当时博物馆所在地要被开发商拿回用来开发,但是法国驻华大使在宁夏参观视察时,发现了这一“小洞天”,认为这是中法合作的典范。在法国大使的支持和帮助下,酒庄保留下了这一小块土地,并建成了葡萄酒博物馆,并从这里开始了酒庄的第一个年份酒。

高源说:“我们酒庄是从10桶酒起家的,最初只是用来招待朋友,但是后来随着名气越来越大,每年酒庄的产量都在逐渐上升,之后便寻找新的葡萄园,一点点扩大了规模。从2008~2018年,酒庄都处于夯实基础的阶段,在基地种植、酒庄建设、品牌建设上下了很多功夫。”对于酒庄的发展,高源对记者说:“老子曾说过,‘天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的态度是不要和大自然较劲,但是根据每年的情况作出工艺调整,尽量扬长避短,精工细作,把银色高地和该年份的风格都体现出来。”

宁夏虽与波尔多处于同一纬度,但是宁夏气候极其干旱,灌溉不利,这也使得葡萄病虫害少,适合生长的优势。高源选择将银色高地建在这里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的。至于来宁夏发展的另一原因,高源对记者说道:“我是土生土长的宁夏人,深深爱着这片土地,为了我们的蓝天白云、好山好水,为了我的家乡发展得更好,我一定要回来。”那份浓浓的乡情让高源义无反顾地投身于酒庄的建设与发展。

高源认为,在市场营销方面,山西怡园做得非常好,值得学习借鉴。中国的葡萄酒发展相对国外起步较晚,中国酒庄发展更是如此。在未来,进一步扩大银色高地产品的市场影响力,向国际品牌靠近,逐渐将产品发扬光大。

钟情宁夏,为产业发展发声

在葡萄种植和酿酒方面,贺兰山东麓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高源说:“现阶段,宁夏产区的自然条件具备了,从之前在国外的学习以及这些年在行业中摸索的经验来看,国外很多酒庄的发展模式都可以借鉴,但是需要在国内进一步实践。目前,中国葡萄酒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因为有了自然环境的优势就盲目模仿国外的发展模式。想要做好葡萄酒就必须做好土壤研究、市场调研、产品研发等工作,政府建立研发中心也可以更好地促进这一产业的发展。”

另外,针对之前有声音说宁夏葡萄酒性价比不高的问题,高源认为,就银色高地而言,其产品是宁夏优质葡萄酒里价格最低的,性价比高不高是个人观点的问题,就像奢侈品卖得贵,我们只看到冰山一角,冰山下面的基础是庞大的体系支持。

(责任编辑:admin)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王东升:精雕细琢成就不一样的文化酒瓶
下一篇:梁邦昌:我为千商大会代言
Corinne:现在是喝澳洲酒的最好时间
Corinne:现在是喝
致敬中国酒业四十年 我国生态酿酒宗师李家民的九个第
致敬中国酒业四十年
王延和:借千商平台推动金石滩酒业发展
王延和:借千商平台
陈宁:升级是一种文化
陈宁:升级是一种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