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品质为根 文化为魂 着力把香港市场打造成茅台酒最具代表性的境外市场
茅台集团与香港义工联盟代表团举行交流座谈会
昨日,全国政协常委、香港义工联盟及香港义工基金主席、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代表谭锦球率领香港义工联盟代表团一行12人莅临茅台集团,与茅台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李保芳就扶贫济困以及香港与茅台合作共同发展相关事宜举行交流座谈会。
茅台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张德芹,茅台酒股份公司总经理助理、公司办公室主任黄维,茅台香港贸易公司经理徐建方,以及中联办原副主任、全国政协委员林武,中联办社联部部长李文,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香港义工联盟常务副主席邝美云,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义工联盟及香港义工基金常务副主席苏长荣,全国政协委员、香港各界文化促进会荣誉会长、香港义工基金常务副主席孙少文等参加会议。
李保芳表示,香港代表团一行莅临茅台,标志着茅台与香港在新时代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开始。李保芳表示,香港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也是茅台酒走向海外的窗口;下一步,茅台将更加重视香港市场,以品质为根、文化为魂,着力把香港市场打造成茅台酒最具代表性的境外市场。同时,茅台将以更加开放的态度与香港各界开展更广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让越来越多香港市民喜欢茅台、爱上茅台酒。
会上,李保芳对香港义工联盟代表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忱欢迎,并对茅台集团生产经营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李保芳讲到,茅台集团作为中国白酒行业的龙头企业,涉足产业包括白酒、保健酒、葡萄酒、金融、文化旅游、教育、酒店、房地产、生态农业及白酒上下游产业链等领域。目前,茅台拥有中国白酒大师、中国酿酒大师、中国首席白酒品酒师、中国白酒工艺大师、国家级白酒评委等共计28人。近年来,国家宏观形势向好,茅台集团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按照省委书记孙志刚提出的“做足酒文章、扩大酒天地”的发展理念稳步前进。紧紧围绕保持定力、精准发力、更加重视品质坚守、品牌建设,把抓品质树品牌作为首要任务,取得了“稳中有进,进中向好”的良好发展态势,为贵州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2017年茅台酒单品销售额、盈利能力和市值稳居国内酒业第一、全球酒业首位。
针对香港与茅台双方友谊,在此次会议上李保芳谈及三点感受。
一是茅台酒与香港,有着特别的缘分。
新中国成立前后,香港是茅台与世界联系的重要一站。早在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茅台酒就与香港相遇了。当时贵阳南明卷烟厂经理谢根梅,带着500瓶茅台酒到香港销售,倍受青睐,自此茅台酒实现了进入境外市场的良好开端。新中国成立后的1954年,茅台酒首次在香港展出,深受好评;1955年,茅台酒厂授权香港五丰行经销,并将茅台酒商标在香港注册;2001年,香港国酒茅台之友协会成立;2004年,香港国酒茅台专卖店正式营业;再到沪港通,贵州茅台成为香港投资者的首选。今天,香港代表团一行莅临茅台,标志着茅台酒与香港在新时代又迎来了一个新的开始。
二是茅台与香港的发展,有着特殊的起点。
在1997年这个特殊的年份,香港回归祖国、茅台投身市场,都走上了创写辉煌之路。自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以来,在中央的真诚关心和内地的大力支持下,香港特区政府带领全体香港民众,勠力同心,奋发有为,谱写出感人的发展乐章。同年,“中国贵州茅台酒厂”改制为“中国贵州茅台酒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标志着茅台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迈出了关键一步,首次提出“销售围绕市场转”,正式改制投身于市场经济大潮;推动茅台酒产量从1997年的4468吨上升到2017年的3.9万吨,销售收入从1997年的5.9亿元上升到2017年的766亿元,成为全球蒸馏酒第一品牌。
三是茅台人与香港同胞,有着共同的情怀。
李保芳说,在香港这座700万人口的城市里,活跃着超过127万的注册义工,注册义工占比近20%。正是这些义工汇聚自己的举手之劳,将最朴素的“助人为乐”,打造出了这座城市最温暖动人的名片。在香港,公益精神成为市民生活的一部分。在内地,数百座“邵逸夫楼”、“田家炳楼”和港资希望小学随处可见,无不见证着香港和内地血脉之情。特别是今年6月成立的“香港各界扶贫促进会”,积极响应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伟大号召,选择内地革命老区国家贫困县作为扶贫点,以“聚焦一点、兼顾一面”为原则,围绕产业、教育、医疗卫生等,精准扶贫四川南江县,体现公益精神正在走出香港城市的界限,渗入祖国大地。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长期以来,茅台集团秉持“大品牌有大担当”的社会责任观,弘扬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不断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十二五”以来,茅台除了向社会贡献最好的产品,还解决直接就业1万多人;上交税金年均增长20%以上;出资约20亿元参与茅台小城镇建设;投入环保资金11亿元、有机原料基地扶持资金近3亿元;连续七年出资7.14亿元,开展“国酒茅台•国之栋梁”大型公益助学活动,帮助全国12.28万名贫困学生圆了大学梦;李保芳认为,扶志、教育是扶贫攻坚最有效的方式,教育扶贫将会是茅台持续不断坚持做下去的事;茅台连续十年主动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协调安排资金近4亿元,以小康路建设、产业扶贫为重点,结对精准帮扶贵州省道真县发展,助推年内“脱贫摘帽”。
李保芳介绍到,多年来,茅台酒酒体稳定、品质恒定,既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又得益于茅台人的坚守与创新,还得益于茅台人几十年如一日,烤好每一甑酒、做好每一瓶酒。
一是神秘的地理环境。茅台镇的气候、微生物群落和自然生态圈、糯高粱、水和茅台酿酒师的智慧,都参与了茅台酒的自然生成,缺一不可——她们完美地结合在酒精浓度为53度的蒸馏佳酿中。离开茅台镇就酿不出茅台酒,离开茅台酒厂也酿不出茅台酒,这是科学实践已经证明了的!就目前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茅台酒产能极限就是6万吨左右。同时,茅台也在循环经济生态保护方面下足功夫。
二是独特的酿造工艺。茅台酒的酿造顺应了春夏秋冬的自然交替,巧妙结合四季万物之长,经历“端午踩曲,重阳投料、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蒸馏”等这一复杂且科学、历时一年的周期,再通过精心勾兑,经年贮存,历经五年,方成大器!质朴的茅台人在坚守与创新中,把茅台酒“道法自然”的酿造哲学表现得淋漓尽致。1996年茅台酒工艺被确定为国家机密;21世纪以来,“茅台酒传统酿造工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