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白酒界炒热了一个新词——“三李时代”。
巧合的不是李保芳、李曙光、李秋喜都姓李,而是“三李”恰巧是中国白酒“三大香型”的掌门人。
因此,业界有了“三李三香三甲”之说。
2018半年报一出,“三李”果然不负众望——李保芳掌舵的“酱香老大”茅台;李曙光掌舵的“浓香老大”五粮液;李秋喜掌舵的“清香老大”汾酒,均跑出超前的高速度。
三家营收增速分别达到38.27%、37.13%和47.38%,净利增速更是达到40.12%、43.02%和55.76%。其营收增速破三、净利润增速破四的“高增长”让人浮想联翩。
再作仔细分析,汾酒无论“营收”还是“净利”,增速均超出茅台和五粮液十个百分点。这已经不是“清香老大”第一次双超“酱香老大”和“浓香老大”了。
(图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
2017半年报显示,汾酒“两项增速”均大幅或成倍超过茅台、五粮液,同时均据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古井贡、今世缘等10家白酒上市公司增幅之首。
整体来看,2017年以后,体量不如茅台、五粮液的汾酒,“两项增速”均超前者,跑出了“加速度”,增长“超常规”。这是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清香汾酒从“汾老大”位置上掉落以后,20多年来没有过的“高增长现象”
这无疑引起了全行业的极大关注。
“三李”上任干了啥?
2015年8月24日, 前贵州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主任李保芳空降茅台,出任集团总经理、党委书记,2018年5月6日担任集团董事长,身兼三职,如今正好三年。
三年来,李保芳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在外界看来,李保芳推动了茅台三件事:扩子、涨价、外交——即扩张系列酒,涨价主品牌,频繁串门外交。而尤以“串门外交”让人印象深刻。从2016年9月开始,李保芳携高层先后到汾酒、古井、郎酒、五粮液、劲酒、1919直供、洋河等“串门”,这是茅台从前少有的举动,引起业界颇多猜测。
2017年3月23日,原四川省经信委副主任李曙光挂帅“浓香老大”五粮液,经过短暂的适应期后,李曙光带领团队亲下市场,挫败了洋河2016年第四季度-2017年第二季度的“增速追杀”,粉碎了“老二易主”的传言。但在外人看来,上任一年半的李曙光,用“三句话”敲定了五粮液的新政:即“二次创业、提振经销商信心、重塑白酒大王”。
此时的“清香老大”汾酒,李秋喜走马上任集团董事长一职已经8年。相比较“白酒履历”较浅的李保芳、李曙光,李秋喜对他所执掌的“清香板块”以及中国白酒的“三香格局”,已经摸得门儿清。
八年来,李秋喜也做了“三件事”:品牌定位,品质提升,市场开拓。
在品牌上,“中国酒魂”的定位把“大清香”和“汾酒”拉升了几个档位;品质上,投巨资建设了甘肃、内蒙、东北、山西等18万亩“绿色原粮基地”,坚守传统工艺,开创微生物酿造学,实施“一五一十说汾酒”、“工匠汾酒”等技术类深层传播;销售与市场上,深化改革,不拘一格竞选人才,掀起“行走的汾酒”营销模式——省内省外齐头并进,国内国际同时开花。
战略目标上,汾酒提出“回归中国白酒第一阵营”、“开创汾酒全面复兴新局面”、“开启汾酒新时代”等。
“三香”的恩怨与焦虑
表面上看,茅台代表的酱香,五粮液代表的浓香,汾酒代表的清香,各举大旗,各自称王,各有自己的消费群体,似乎相安无事。
事实上,香型作为“王者之争”的最大卖点之一,早已是暗战汹涌,愈演愈烈。近年来,网上“酱香”对“浓香”的刻意攻击,已经引起浓香大佬们的愤慨。
一些“酱香代言人”的观点让人大跌眼镜。比如《浓香白酒为什么很容易被造假》,《揭秘舍弃浓香酒挚爱酱香酒的原因》,《为什么只有喝浓香型的转向喝酱香,而没有喝酱香的转向喝浓香的呢》、《酱香酒已成浓香白酒核心消费区域的插翅尖刀》等等。
另外,还有引起全行业愤慨的意淫之作——《国家领导人为什么只喝酱香?》、《酱香白酒,有权势人的象征》等等。让人感到了一种过分自嗨和霸道。
基于以上大量对浓香的诋毁文章,李曙光发出倡议:拒绝抑浓香扬酱香的贬低报道。泸州老窖掌门人刘淼对李曙光的倡议,进行了积极回应。
其实,浓香在中国白酒市场上的占比达70%,酱香份额才5%左右,这应该是引起“酱香优势论者”焦虑的原因之一。
而另一方面,红火了20年多年的浓香,“消费疲劳”也有所呈现。因此,浓香阵营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发起了多场“联盟宣言”。如:2017年7月27日,五粮液承办了“中国低度白酒发展高峰论坛”;9月24日浓香大企业发起“秦皇岛宣言”;12月19日五粮液又发起“宜宾宣言”等,这是浓香阵营从前没有过的,颇显意味深长。
目前来看,“香型消费群体”的流变,从未有像今天这样快速而激烈。酱香“飞天茅台”增长快速,一枝独秀,但是,却被限制在了“高价小众”群体之上,高质量的酱香很难普及,茅台之外的“酱香梯队”跟不少,全国推广不现实。浓香板块也传出了“分化”的声音,分化出了“黄淮淡雅绵柔浓香”和“川派浓郁浓香”东西两大阵营。目前东部“淡雅绵柔派”已经对西部“浓郁派”形成了严重挤压,甚至分庭抗礼,对西部的“大王地位”形成了挑战。
其实,很多人士可能并没有注意到,当酱、浓“两大派系”进行激烈的较量,浓香阵营内部发生“开宗立派”时,却给北方“大清香系”腾出了很好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