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酒友在酒桌上都遇到过被劝酒的情况,更有甚者被冠以“不喝就是不给面子”的帽子,很多酒友都对这种劝酒文化不胜其烦,有时候小酒瓶也在好奇古代人是怎样劝酒的呢?有的时候古代劝酒比我们现代人可是要简单粗暴的多了,下面小酒瓶先给大家分享两个小故事吧:
01项羽鸿门宴劝酒樊哙
在那个惊心动魄的酒宴上,在《史书》上有这样一段记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也就是说在项庄舞剑的危急时刻,樊哙闯入宴席,项羽见到樊哙就说:壮士!赐之卮酒。那时候的卮酒据后世研究可是4L的容器。想说事?先来喝4L再开口!樊哙一口气喝完,项羽觉得这货挺能喝的,就说:能复饮乎?(先别哔哔,再把第二桶4L酒喝了!)
这种强硬式劝酒,和现在“你把这瓶酒喝了马上就签合同”的场景是不是很像呢?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