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酒业动态 ┊ 酒市营销 ┊ 酒界风云 ┊ 杯酒人生 ┊ 健康养生 ┊ 鉴别品评 ┊ 美酒美图 ┊ 酒展会讯 ┊ 酒鬼杂谈 ┊ 红酒专栏 ┊ 老版首页
    中国酒文化网 > 酒界风云 >   search 中文域名“中国酒文化网”由原中华人民共和国轻工业部副部长、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会长 王文哲 题写
相关文章
·解构年轻花式嘬酒党
·吉人吉酒丨吉林省举行酒类流通行
·坚守40年,秦池只为成就一瓶好酱
·连续2年销售额100%增长,看弱势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
推荐文章
·让数字化浪潮来得更猛烈些吧!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
·高端市场持续扩容,酱酒抢占秋糖
·消费者非理性购酒,要怎么破?
·梦之蓝M3升级版上市 名酒为何密
最热文章
·改制不彻底束缚豫酒发展 宋河酒
·37个批次白酒遭食品“黑名单”“
·锁炳勋退休,女将宁中伟执掌金种
·飞天茅台迎宾酒和遵义1935酒不对
·网爆白酒是由敌敌畏+酒精+自来水
·习酒也走起了小清新路线,推出了
·黄晓明投资的CAGO酒吧入驻成都
·茅台白金中华蜜酒上市
·泸州老窖系列酒价格表(仅供参考
·老村长推30元高档光瓶酒 光瓶酒
旗帜广告位
期待中国白酒与国际烈酒共舞
2018-09-01 08:27 作者:未知 来源:网络  点击:
北京时间8月21日14时第19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在保加利亚第二大城市普罗夫迪夫市拉开帷幕。据大赛组委会烈酒项目负责人提艾力·汉斯介绍,本届大赛评委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共78人,其中,中国评委9人。大赛期间,中国评委与其他各国评委不断沟通交流,在不同场合不遗余力地推介中国白酒,宣传白酒文化,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贡献力量。

作为第19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唯一的官方媒体,《华夏酒报》本期将9名中国评委在此次大赛中的所见所闻所想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给业内外人士,以飨读者。

掌握烈酒运行规则,让中国白酒香飘世界

程劲松

国家食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副主任

包括本次大赛在内,我已经三次参加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性酒大赛,大赛从评委的国籍覆盖到参评烈酒的种类无疑均是国际范围的。大赛规则制定后的严格运行、公平公正是毋庸置疑的,各个举办国家和城市对大赛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也是非常大的。

对想借烈酒大赛走出国门的中国白酒而言,掌握这种大赛的运行规则和白酒走出国门的运行规律,无疑有利于中国白酒走向世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公民走到世界各地的人数不断攀新高,走出国门旅游的同胞和旅居海外的外籍华人在国外喝点中国白酒和希望吃中餐一样迫切,这就给中国白酒走出国门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这还不包括中国白酒长时间的发酵周期和多菌种发酵带来的人体健康物质引起外国朋友的理性消费。

此种烈酒大赛,每次评委分成十多组,每组六个评委,来自五到六个国家,参评酒种一千多种, 参评时间三天,故每组评委接触到的参评酒样不会超过两百种。每组评委对世界各地参评酒种的熟悉程度不同,规则允许的范围之内,对所有酒绝对客观公正评价,任何评价规则都不能保证。就像此次评酒前用于校准的大金奖和金奖的两款伏特加酒和一款获金奖的金酒,所有评委打分很难再现荣光。

每类酒不同分类对结果影响较大。比如,此次我参加的第四组,分类中有一组苹果白兰地(Calvados)、一组秘鲁皮斯科(Pisco)、一组巴西卡莎莎(Cachaca)、一组阿玛涅克(Armagnac)、一组格拉帕酒(Grappa)、一组荷兰金酒(Genever)等,这些烈酒分组就像运动会抽签一样,占尽了先机,尽管少数评委对每类参评酒种的特点不是非常熟悉,但只需同类别进行感官比较就可以了。而中国白酒虽然也分为一组,但分组对少数酒不占先机,比如,第一天最后一轮11个以汾酒为组名的参评白酒中,就分入了芝麻香型白酒,国外评委对它打分普遍偏低,我猜测外国评委把它当清香白酒的异味了,通过与他们沟通解释后,在第二天的命名为其它高粱酒的评比中,一款好的芝麻香白酒终于被推荐为金奖。就像中国评委对国外的阿玛涅克特点酒不太熟悉一样,为保险起见,中国评委也不敢贸然打高分。但是,优雅、细腻、顺喝、尝闻不到制造原料的粗糙香味的烈性酒,国内外评委会一致给予高分,比如有一款淡淡烟熏味道的陈年威士忌酒,所有评委均给了91以上的高分。

中国白酒要想香飘世界,还有许多类似运行规则需要研究突破,只有这样,才能让世界更多的消费者认识和享受中国白酒的魅力。

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的思考

吴天祥

国际评委

贵州食品工程职业学院院长、教授

通过参加第19届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烈酒大赛,围绕烈性酒发展这个主题,我与赛会组委会酒类同行、世界70名品酒师进行了交流和互动,很受启发。结合中国白酒新时期发展的需要,与白酒同行一起讨论中国白酒如何高质量发展。

一是坚守酿造工艺,创新酒体味道仍然是世界烈性酒发展的主流态势。在本届大赛世界烈性酒大师班的交流学习活动中,来自全球的评委共享体验分享,赛事组委会总结和梳理了2017年度世界各类烈性酒获得大金奖和金奖的分布和企业,总结了包括中国白酒在内的世界各类烈性酒的生产工艺、风格特征以及品评要点。其中重要的一点是在坚守酿酒原料的选择、加工、发酵、蒸馏、陈酿、调配工艺基础上,特别强调通过在橡木桶里陈酿工序的严格管理来提升烈性酒的品质,并以不同年份陈酿酒体作为企业产品品类设计和生产的依据,在产品标签上打上陈酿时间,给消费者明确品类信息。基于上述分析,我认为中国白酒工艺独特、历史悠久、香气优雅、酒体醇厚、回味舒适。结合中国白酒的国际化发展,我建议中国白酒新时期发展要坚守纯粮酿造、固态发酵、陶坛陈酿的内涵式酿造技艺,构建陶坛陈酿基酒的质量和风格标准,来制定白酒品类的产品标准,这是中国白酒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是从品评专业的视角,本界大赛评委在每一天的品评前都要一起分享历届大赛上获得大金奖和金奖的各类烈性酒酒样,达到评委们统一烈性酒的香气和口味品评标准的要求,突出分辨酒品中需要注意的扣分项、香味缺陷特征和扣分点,内容丰富有深度,很有收获。我坚信世界高品质烈性酒的共性特征依然是强调香气的舒适度、酒体的醇厚度、口感的细腻度、香和味的协调度等四个指标,要达到这样的酒体品质要求,酿酒企业只有坚守发酵工艺、构建陈酿酒体质量体系才能实现。这是中国白酒国际化应重视的一个环节:强化陶坛陈酿、分类设计酒体、服务大众消费。

三是关于中国白酒国际化的话题,从酒业交流层面,我认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战略是走出去、请进来。近年来,我国与世界酒类的交流活动和层次在逐年提高,这是一个好势头。但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白酒的国际化不仅仅是将白酒调配成鸡尾酒来喝的方式和行为,更重要的是在交流、体验、共识的过程中,做好中国白酒原料高粱、小麦、曲药、工艺、产地文化的科普宣传,学习白兰地、威土忌、Rum、伏特加、巴西Cachaca酒、墨西哥龙舌兰、智利Pisco酒、保加利亚Rakiya等企业的酿酒管理、市场布局、品类管理、消费推广的经验,通过本届大赛,中国评委学习体会到如何推广推介新酒品,如何从历史、政策、产地、工艺及创新方面讲好烈性酒的故事,启发消费者认识新酒,这些都是中国白酒国际化进程中必须思考和实践的路径。

机会就在眼前,必须勇于实践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
【打印】 ↑回到页首
上一篇:公益助学打造出一个怎样的茅台
下一篇:河南省召开白酒业转型营销工作座谈会
不受“捐赠门”影响 茅台股价再创历史新高
不受“捐赠门”影响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资本“饮酒”新周期开启
热钱涌入万亿酒业
三香争锋 浓香酒“天王山之战”在于品质表达
三香争锋 浓香酒“
战火再起 进入“深水区”的生肖酒还有搞头吗?
战火再起 进入“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