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在中国香港VinExpo展会上公布的一份名为《中国葡萄酒市场:关注“落差”》(China Wine Market— “Mind The Gap ”)的报告指出,近年来中国葡萄酒市场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全世界葡萄酒生产商的目光。然而,随着市场的不断发展,市场出现了一些显著的“落差”,一些雄心勃勃进军中国市场的国外酒商因市场难以拓展而备感“受挫”。
增长与“落差”并存
报告指出,2011年中国市场葡萄酒供应量较上一年增长了14%,大约为140万千升,其中17%(合24.1万千升)来自进口瓶装酒,同比增长65%。
虽然中国市场仍然保持着快速增长,但供应商们应当留意几个显著的“落差”。其中包括国内外生产商普遍未能有效地与多变而陌生的消费群体进行接触和交流,一些国际著名酒类品牌的拥有者面临着市场整体增长与传统渠道的增长机会无法对等的困难。
Rabobank高级分析师Marc Soccio表示,中国市场的增长并非保持不变,实际上,其内部结构并不相同,而多数国外酒商对其并不熟悉。“近几年来,进口商大量涌现使得一些规模很小的国外酒商也得以进入中国市场,但他们当中的相当一部分却无法达到预期的销售水平。”
来自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中国葡萄酒进口商总数达3863家,较一年前增加了73%,5年间共增加了200%。实际上,在这3863家进口商中,进口量不超过500千升的占到97%。
Soccio说,中国市场进口的葡萄酒中,只有约40%通过传统渠道销售,其余均通过非传统渠道销售。比如,一些规模较小的进口商选择在销售其它产品时,顺带销售葡萄酒。另外,在一些高级商务和政务宴会上,葡萄酒越来越多地取代了高端白酒的位置。虽然这些葡萄酒无法获得常规渠道的品牌推广机会,但其走量仍然十分可观。
另一方面,中国的葡萄酒生产商们普遍未对于进口酒的大举入侵给予足够重视,他们只是利用商业网络、营销才智和分销渠道以确保销量的增长。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