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假拉菲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完全的假货,不法商贩通过回收真拉菲的酒瓶后进行假酒灌装,然后冒充真拉菲出货;还有一类是山寨拉菲,即打着拉菲的旗号,靠名字中有“拉菲”二字打擦边球的山寨红酒,但实质上是另一个品牌,和拉菲集团没有任何从属关系。 不仅仅是拉菲有如此困惑,很多进口的葡萄酒都是伪造产品。
商店里一瓶红酒500多元,销售顾问一再向您推荐,说这是国外酒庄原装进口,品质上乘。当您掏出钱来高高兴兴把酒买走之后,可能您相像不到,这瓶零售500多元的红酒当初到岸价格可能只有15元。
这还不是最过分的。著名的红酒品牌拉菲,每年的产量总共只有24万瓶,进口到中国的不过5万瓶,可国内每年拉菲的销售量却达到200万瓶。也就是说国内的拉菲97.5%都是假的。
这还不是最可怕的,花了冤枉钱事小,喝坏了身体后果更严重。在进口红酒领域,原装不原、红酒不红、洋酒不洋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
这多出来的“拉菲”从哪里来?记者通过调查发现,收购“拉菲”空瓶已经成为一桩明目张胆的生意。
通过网络搜索,很容易找到收购“拉菲”空瓶的买家。这些买家一般都标榜自己为名酒回收公司,除了收购“拉菲”空瓶之外,其他高档酒的空酒瓶也进行收购。当记者和买家联系上之后,对方首先要确认记者手中的“拉菲”空瓶是哪一年的,是大还是小。
“大拉菲,1990年的。”记者随便编了一个,对方听说之后立刻给出每一个空瓶500元的价格。对方还表示,最贵的要数1982年的,能够开到1200元的价位,不过所有空瓶上面的商标都要保存完好,没有任何污损。
买家还表示,从去年开始到现在,由于管得比较严,他们收购“拉菲”空瓶的价格已经在下降,“你想想我们收购空瓶做什么用,能做什么用,现在打得太严了,这瓶子的价格就下来了,你要放在去年,1982年的拉菲空瓶能上两千元。”
买家一点也不避讳自己收购空瓶的目的。也有买家表示,其实有些消费“拉菲”的人也不管真假,反正不是自己买单消费,就是看个名头而已,因为在他们的眼里,“拉菲”就是拉风,真假真的无所谓。
除了用旧瓶装新酒之外,浙江省工商局查处的一个案件则说明了另外一个来源。据新华社报道,浙江省工商局最近查处了义乌市某经销商裸装葡萄酒一案。据了解,这家商行老板分别从河北昌黎、山东烟台购入了大量裸瓶葡萄酒,然后又在香港注册了“法国拉菲葡萄酒(香港)有限公司”、“法国皇家卡斯特庄园有限公司”等两家销售公司,然后再将自行印刷的这两家空壳公司的标签贴在裸瓶上,使国产酒摇身变成了名牌酒。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