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网】核心提示:葡萄酒的热销让众多商家看准了这个商机,然而国内葡萄酒市场呈现的“购买容易运作难”景象让商家叫苦连连,很多商家都把目光放在了投资海外葡萄酒酒庄上,那么投资海外葡萄酒酒庄是不是一桩好生意呢?相关专家指出:投资海外葡萄酒酒庄风险与机遇并存,能否盈利关键在于如何运营和管理。
通常所说的酒庄酒或者庄园酒,就是酒庄葡萄酒或者庄园葡萄酒,顾名思义是酒庄里面所酿造的葡萄酒;酒庄酒或者庄园酒必须符合三个要素才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酒庄酒,否则只是概念上的酒庄酒;这三个要素是:
一、是在适合种植葡萄的地域拥有属于自己的葡萄种植园;
二、是所种葡萄不是以商品出售,而是自用酿酒的原料;
三、是酿造、灌装过程都是在自己的庄园中进行。
相比较一般的葡萄酒,酒庄葡萄酒就其制作工艺以及蕴含的历史意义更契合了人们对葡萄酒的期望与探寻,从这一个方面来看,投资葡萄酒酒庄是酒类经销商们无法忽视的诱惑,因为中国越来越广阔的葡萄酒市场,也因为中国正在形成一个庞大的葡萄酒消费群体。
2010年以来,国内兴起了一股收购海外葡萄酒酒庄的风潮,已经收购完成的案例不下20起,而正在进行中的收购也有不少,很多国内的企业主、个人、文体明星和葡萄酒经销商都已经瞄上了海外酒庄,争相展开对葡萄酒酒庄的收购。
投资海外酒庄究竟是不是一桩好生意?
对于海外酒庄的投资回报,多位企业主都表示,投资海外酒庄看重的是长线回报,短期无法评估。但即便如此,投资一个海外酒庄还是要比在国内自建酒庄的成本低得多。
作为法博纳的董事,有着20多年海外生活经历的兆尔康,最近都在参与法博纳对澳大利亚某酒庄的收购。为此,法博纳在澳洲专门成立了公司,由兆尔康负责在当地寻找和收购适合的葡萄酒酒庄。法博纳商贸公司是一家葡萄酒行业的供应链服务公司,对海外酒庄的收购让他们可以更多地掌握海外的酒庄资源;厦门的优传供应链公司最近也正在收购一家法国酒庄,董事长宁晓辉表示收购的过程非常复杂,目前正在等待国内相关部门的审批,但他表示:“在国内建立酒庄的步伐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建设周期长,投资额高,这些都让国内的投资者更多地盯上了海外的酒庄市场。”
国内葡萄酒酒庄贵在土地上
关于酒庄的建立原则,有两个流派一类是“3S”原则,即酒庄的所在地有大海(sea)、沙滩(sand)和阳光(sun),这种观点主要服务于酒庄的旅游功能;另一类主要原则是在适合葡萄生长的地方建立酒庄,这种观点主要服务于酒庄的酿酒功能,目的是通过高质量的原料来酿造优质葡萄酒。
西北农业大学教授李华曾公开表示:中国葡萄的种植成本全球最贵,就是指土地成本和各种税负成本过高。
2012年4月20日,法国酩悦轩尼诗酒业公司的夏桐酒庄在宁夏银川的黄羊滩奠基。据了解,这是国际酒业集团第一次选择在国内投资酒庄生产起泡葡萄酒,投资额不菲。但这个项目建成需要3年时间,而正式生产起泡葡萄酒可能要到2016年。此前,在中国市场出售的轩尼诗起泡葡萄酒,基本上都是从澳大利亚和阿根廷进口的。
事实上,这几年无论是国内的葡萄酒商还是国际葡萄酒商,在中国的西部尤其是宁夏投资建立酒庄的案例都不少,从无到有的建立一个酒庄,投资额比购买一个现成的酒庄大,投资周期也更长,短则数年,长则十几年以上。这就促使国内的很多投资者把眼光放到了国际市场上,去购买那些拥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历史的海外成熟酒庄。
作为通灵珠宝创始人的沈东军,个人喜爱葡萄酒,但沈东军觉得葡萄酒作为一种文化产业的产品,产地的属性很强。中国人虽然也可以生产出品质不错的葡萄酒,但却很难建立一个好的葡萄酒品牌。从法国波尔多购买一个历史悠久的酒庄,就等于拥有了一个基因纯正的葡萄酒品牌。在这样的背景下,沈东军以个人的名义出资1.8亿元在法国波尔多梅多克地区购买了一个拥有600年历史的乐朗酒庄,该酒庄一年可产10万~15万瓶葡萄酒。
宁晓辉觉得对酒庄的投资,属于产业的上游投资,尤其是企业对酒庄的投资,更多的是想加大对上游资源的掌控和争夺。从市场角度看,与这几年国内的葡萄酒市场消费升级,需求明显提升有关;但之所以企业、个人一窝蜂地跑到海外市场收购酒庄,在宁晓辉看来,还是因为国内的土地很贵。西北农业大学教授李华曾公开表示:中国葡萄的种植成本全球最贵,就是指土地成本和各种税负成本过高。
在西班牙买一座酒庄,一亩地的成本大约只有1万元,而波尔多地区也仅需要3万元,而且一旦买入就可以永久占有这块土地;相比之下,国内的土地成本要比海外贵很多,还存在30年土地承包期过后等很多不确定性问题,加上国内对葡萄酒征收农产品增值税,在中国种植葡萄、生产葡萄酒的成本确实要比海外高很多。
专业机构协助收购
为了获得对称的信息,除了要多次长时间地在当地进行考察外,还需要借助当地的第三方结构,帮助投资者进行相关项目的评估。
在为期一年的酒庄收购中,张金山先后去过6次法国,考察了50多个酒庄。不断的考察、不断的谈判,用张金山的话说就是过程跌宕起伏。而法博纳作为一家供应链服务公司,为了收购澳大利亚的酒庄,还专门在当地成立公司,组建专门的团队,在当地进行考察和谈判。
事实上,无论是法国、西班牙还是澳大利亚、美国,都有很多可收购的酒庄资源,但要想收购到一座适合的酒庄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据了解,已经有中国投资者在澳大利亚投资酒庄失败的个案发生,其主因就是由于前期考察不够充分,拍脑袋投资,收购的酒庄过于年轻,种植的葡萄难以达到要求。因此,兆尔康建议中国的买家:最好投资60年以上的酒庄,葡萄品种比较成熟,产量也稳定。
另外,在做收购前,调研和考察的过程不可忽略。为了获得对称的信息,除了要多次长时间地在当地进行考察外,还要借助当地的第三方结构,帮助进行相关投资项目的评估。宁晓辉认为,作为行业内人士还有一些不同的渠道可以获得信息,而业外投资者,就需要寻求行业人士的帮助,尤其是借助第三方专业机构的信息和评估,则可以省去很多麻烦。
“在考察中,每个投资者的关注点都不尽相同,有的看重古堡和房子,有的关注产地和面积。例如波尔多地区就有60多个产区,风格各有不同,土壤条件、阳光、历史、品质、价格、酿造师的技术、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细节都需要仔细评估和了解,基本上还是要通过专业机构来做这些事情。”沈东军表示。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