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网】核心提示:海关人员在扬州查获45万多瓶低端葡萄酒,逃税款近100万元,同时这也是扬州口岸查获最大的一起葡萄酒走私案件。 葡萄酒国内市场是一个热门的行业,由此出现了一些不法商人把劣质的葡萄酒引进到中国以次充好,赚取高额利润。
最近,海关缉私人员在扬州广陵一家食品公司的仓库里,发现了45万多瓶低端的走私葡萄酒。据扬州海关缉私人员介绍,这家食品公司在法国进口,在香港“洗单”后再转至国内市场销售,仅此偷逃税款近100万元。这是扬州口岸查处的最大一起葡萄酒走私案件。
扬州海关缉私人员调查了解到,这家公司进口葡萄酒时采取了低价报关的手段,通过做假票据,以实际进口价格的60-70%的价格报关,以偷逃国家税款。根据有关法律,扬州缉私人员已经抓获犯罪嫌疑人共3名,目前案件还在进一步查处中。扬州海关关长杨建国表示:“重拳出击,坚决打击。治理整顿口岸的执法环境。”
扬州海关缉私分局政委林骏介绍说:“比如说向上海海关申报的这种酒叫路易拉菲,这个酒相对来说也是比较低端的酒,和真正的拉菲上万、上几十万的,其实不是一种酒。”
随着国内市场需求的激增,进口葡萄酒成为一个热门行业。扬州海关提供的情况表明,进口的葡萄酒猫腻多,有不法商人把一些劣质葡萄酒以次充好,从中牟取暴利。
扬州海关统计显示,最近几年红酒的进口数量呈爆发式增长,今年上半年与去年同比增长了30%。面对巨大的市场需求,不法商人动起了歪脑筋。以扬州海关查处的这起走私案件为例,这批进口的葡萄洒一瓶价格约1欧元,进入市场销售价格约100-400元,利润率至少10倍以上。走私葡萄酒,不仅扰乱了国内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让国家税收遭受巨大损失,还损害消费者正常 的权益。
一些不法进口商利用消费者认为原装葡萄酒品质好的心理,从国外走私进口当地低端甚至劣质散装酒,在国内灌装,再以原瓶装酒出售,普通消费者因缺乏相应专业知识,误将其当作知名品牌葡萄酒。而且一些品质低劣的低档葡萄酒,长期饮用会危害身体健康,“实际上这种酒,由于没有经过我们海关把关,没有经过商检查部门的动植物检疫,因此存在着对人体危害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