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出炉的《中国白酒行业市场现状研究及投资咨询报告》显示,2012年上半年,全国白酒的产量达535.2万千升,同比增长17.20%,增幅远远超过中国酿酒工业“十二五”规划:白酒产能增长控制在10%左右。
在多位白酒业界人士看来,自年初开始的高端白酒降价潮,直到7月份仍然硝烟弥漫。从各大酒企的财报来看,一线白酒的盈利走势已越来越缩水,反而是二三线白酒企业的盈利越来越有潜力。在中国白酒产业出现的这一新行情下,一线白酒的冬天是否是二三线白酒的春天呢?
二三线品牌业绩大爆发
如今的市场是两种策略相互混战的局面:一方面是以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为首的一线品牌,以限量保价维系市场;另一方面是以酒鬼酒、西凤等为首的二三线品牌,提价增量抢占市场。
对白酒品牌来说,价格和业绩永远是风向标。
“53度飞天茅台近期因投资客抛售,零售价每瓶甚至出现近千元的降幅。从我们调研的情况来看,剑南春、酒鬼酒等二线品牌甚至出现了每瓶超过100元的价格上涨。”八度空间营销机构副总经理余阳表示,如今的市场是两种策略相互混战的局面:一方面是以茅台、五粮液和泸州老窖为首的一线品牌,以限量保价维系市场;另一方面是以酒鬼酒、西凤等为首的二三线品牌,提价增量抢占市场。
两种策略直接导致的结果是酒企半年报的业绩分化。酒鬼酒发布2012年上半年业绩预增公告预计:今年前6个月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10%~350%;沱牌舍得业绩预增180%~230%、洋河股份中报预增50%~70%、青青稞酒中报预增30%~50%。而茅台的业绩预增则主要来自中端白酒的发力和直营店的增长。
“二三线酒企的崛起以及由此带来的白酒行业竞争格局的转变,主要源自于高端白酒提价扩大了二三线白酒的市场空间,而在限制三公消费等政策打压下,高端白酒的经销商部分转做二三线白酒,也扩大了其市场容量。”白酒界知名营销专家铁犁认为。
其实在2012年成都全国春季糖酒会上发布的《2011~2012年度中国糖酒食品业市场报告》就曾指出,2011年第四季度,由于一线品牌白酒价格高涨,200元到600元的消费群体将消费目标转向二三线品牌。因此一线品牌销量下滑,二三线品牌销量将大幅增长。其中,水井坊、汾酒、剑南春的销量均比同期增长25%以上。
酒鬼酒2011年度年报也显示,2011年,公司完成主营收入9.62亿元,同比增长72%,实现净利润1.92亿元,同比增长142%。在5年前,酒鬼酒年销售额仅有1亿元左右,净利润亏损2亿元,几乎走向市场的边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