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网】核心提示:中国市场葡萄酒消费热升温,继而对葡萄酒需求增长明显。高端进口酒市场倾向中国,中国每年需进口葡萄酒逐步增长,带动了进口价格随之增长。而由此导致的“酒湖”——澳大利亚也不复存在。
澳大利亚葡萄酒协会(WineAustralia)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随着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优质葡萄酒的兴趣持续升温,澳大利亚高端酒对主要市场的出口也将继续攀升。而连年的葡萄减产及散装酒出口的上升,也助推澳大利亚摆脱“酒湖”恶名。
高端酒向中国市场倾斜
截至今年6月底的一年间,每升均价50澳元以上的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量较上年同期增长了17%。其中,对美国市场出口增长6%,达19.1万千升。而对其最大市场英国的出口量则下滑4%,至25.1万千升。
中国仍是澳大利亚葡萄酒第三大市场,这一年中,中国对澳大利亚葡萄酒进口额增长20%,但进口量下滑24%。其主要原因在于散装酒进口下跌65%,而瓶装酒进口上升21%。“中国消费者对高端澳洲酒的需求非常显著,增长最快的是价格最高的区域。”澳大利亚葡萄酒协会发言人称。
澳大利亚瓶装葡萄酒对新兴市场的出口增长21%,达3.2万千升,每升平均价格增长7%,达到6.23美元。
澳大利亚著名葡萄酒生产商InlandTradingCompany即将向中国的连锁超市输入价值50万美元(折合48.7万澳元)的澳洲葡萄酒。该公司总裁GregCorra称,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高端葡萄酒的需求永无止境。这位曾获Wamboin大奖的企业主说,虽然中国是一个充满挑战的市场,但是那些障碍却并非无法克服。如果没有发展其它市场,他会将堪培拉Clonakilla酒庄的所有高端葡萄酒全部卖到中国市场。
近期的经济分析报告指出,中国废除进口关税可致澳洲瓶装葡萄酒和散装葡萄酒分别降价12%和17%。但Corra认为,获得良好的市场供应与去除关税壁垒同样重要。
“酒湖”已不复存在
荷兰合作银行(Rabobank)报告称,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已经呈现平稳态势。今年前4个月,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量同比增长3.2%,出口额同比下降5.1%。今年澳大利亚葡萄产量约为166万吨,较上年增长4%。其中,红葡萄品种较因雨水减产的2011年产量增长7%,白葡萄品种产量也与去年持平。到今年为止,澳大利亚已经连续3年葡萄收成低于平均年份,致使澳大利亚葡萄收购价格自2008年以来首次出现上涨,气候温暖的内陆地区和红葡萄产区平均收购价升幅达10%~20%。
澳大利亚葡萄酒协会称,今年年初至6月份,澳大利亚葡萄酒出口平均价格增长4%,其中瓶装葡萄酒每升均价为4.4美元,散装葡萄酒每升均价为1.01美元。散装葡萄酒出口在美国和英国等重要市场继续增长,对美国的散装葡萄酒出口量突然增长52%,达到7.4万千升,向英国的散装葡萄酒出口量上升17%,达到19.8万千升。“过去两年我们一直在提升出口葡萄酒的平均价格,这表明供给逐渐进入平衡。”该协会发言人称。
“只要我们能获得更多优质葡萄酒货源,我们就不愁卖掉它们。”Corra说,许多澳大利亚人认为本国有大量过剩葡萄酒,但这一“酒湖”主要指国内市场。2011年葡萄产量大幅下降意味着一些生产商无法生产高端酒,而今年,许多生产商的高端酒产量可能会减少30%。“现在根本没有‘酒湖’的存在。事实上,散装酒价格正在上涨,而且速度超出你的想象。”
随着中国市场对澳大利亚优质葡萄酒的兴趣持续升温,澳大利亚高端酒对主要市场的出口也将继续攀升,这将是我国葡萄酒不得不面临的价格问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