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网】核心提示:葡萄酒行业是一个暴力行业,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整个葡萄酒的消费。市场葡萄酒的需求逐年增长,不少葡萄酒品牌拔地而起与此同时市场假酒现象层出不穷。假酒的肆行是葡萄酒市场出现混乱的局面,造成了消费者的恐慌,很多葡萄酒难辨真假,葡萄酒消费仍需谨慎,同时市场应加强监管力度,企业优化葡萄酒品质,多方合作打假,保证葡萄酒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当联邦调查局(FBI)以制造假冒葡萄酒为罪名而逮捕某人时,这种越来越猖獗的犯罪形式也随之浮出水面。关于这位叫做鲁迪•库尼亚万(RudyKurniawan)的葡萄酒爱好者(事实上他有着很多的化名)的传闻其实已经在美国葡萄酒业界内流传甚久,但当事情在三月初真正发生时,人们还是深感意外。他位于南加州(southernCalifornia)的住所被警方搜查,本人遭到逮捕,警方拍摄到的照片被人们广为传播,照片内容包括造假设备和大量的假冒酒标,其中有著名庄园柏图斯(Pétrus),拉芙乐(Lafleur)和拉菲(Lafite)。
我好奇的是,如此猖獗的造假行为会对精品葡萄酒卖家和买家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呢?正当我询问葡萄酒业界内一些最重要人物对此事的反应时,又有一枚重磅炸弹在波尔多(Bordeaux)引爆了,那就是从2012年份起,作为一级庄园的拉图(ChâteauLatour)将不再出售期酒(enprimeur),以后所酿造的佳酿将会直接在庄园出售,做出这个决定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酒庄越来越注重产品出处的可靠性。
勃艮第(Burgundy)著名的罗曼尼•康帝酒园(DomainedelaRomanée-Conti)也在酝酿一系列措施。该庄园的葡萄酒在英国市场由科内-巴罗公司(Corney&Barrow)独家代理,该公司同时也是柏图斯庄园在英国的独家代理商,而柏图斯被称为是波尔多的罗曼尼•康帝。迄今为止,科内-巴罗公司多年来为客户提供柏图斯庄园的真假鉴别服务,尽管这项服务属于免费项目,但是客户必须在接受服务前同意一个条款,即所送样品如果可疑,则立刻会被没收。尽管到目前为止,在送检的一百到一百五十支样品中只有极少的赝品,但科内-巴罗的行政董事亚当•布莱特-史密斯(AdamBrett-Smith)仍然表示了自己的担忧:“我估计以后赝品率将会越来越高。”
罗曼尼•康帝酒园的共有人之一奥博•维安(AubertdeVillaine)希望庄园在不久以后也能提供类似的服务。尽管服务的细节还有待商讨,但维安非常自信此项计划能够实现,因为庄园的档案馆保存有自1990年至今所有出品的原型,同时还保存有1953年至1989年期间的很多样品。正是从1953到1989年的这三十六年间,柏图斯采用了一些重新设计的酒标,而这些酒标正好以样品的形式在档案馆中得以备案。不过维安也强调说:“有一点显而易见,那就是同一款葡萄酒的酒标常常会出现略有不同甚至非常不同的版本,所以根据颜色或者字母的大小来对葡萄酒的真伪进行判断其实并不可靠。”
对于消费者来说,或者说至少对于能够消费得起罗曼尼•康帝的消费者来说有一个好消息,那就是维安已经开始研发一个可追溯系统,该系统相对来说应该比较简单,因为罗曼尼•康帝所有葡萄酒的每一个酒标都有单独的编号。而柏图斯庄园的情况有所不同,其酒标上并没有显而易见的编号,不过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庄园开发出能够对每一瓶葡萄酒进行查验的验证系统,而且波尔多其他顶级庄园也随后采用了这个系统。
伦敦(London)最大的精品葡萄酒贸易商——法尔葡萄酒商(FarrVintners)的方针是在生意往来中避开1982之前年份的葡萄酒,而英国酒商波尔多期指(BordeauxIndex)公司的做法也颇为类似。“如果不能查到一瓶葡萄酒的真正底细,那么我们宁可放弃。”波尔多期指公司的行政董事加里•布姆(GaryBoom)在表达公司原则的同时,也对一些现象感到惊讶,“尽管现在假酒泛滥,但拍卖行的生意却如火如荼,难道他们从来都不知道风险就在身边?”
真正的谜题在于,为什么有些贸易商、酒商和拍卖行在那些最受追捧的庄园和年份上有着如此源源不断的供给呢?正如伦敦精品葡萄酒贸易商帕特里克•威尔金森(PatrickWilkinson)所说:“这些葡萄酒对我们来说简直是可望不可及,可对有些不能算是蓝筹股(bluechip)的公司却总是唾手可得,这简直是咄咄怪事。”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