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论坛及微博用户纷纷转载一份《中国酒业协会针对“酒鬼酒塑化剂超标260%”的回应》。对此,中国酒业协会晚间发布声明称,该回应断章取义,歪曲了文章的真实内容,并指出中国酒业协会从未授权任何媒体、单位以及个人发表针对有关白酒塑化剂事件的回应。
声明指出,在台湾2011年5月检出食品残留塑化剂成份后,中国酒业协会随即对全国白酒产品塑化剂残留含量做了大量调研、检测和查证工作,并对国内外食品产品塑化剂相关技术标准进行了深入研究。目前,中国白酒规模以上企业的白酒产品中塑化剂含量远远低于国外相关食品标准中对塑化剂含量指标的规定。
声明还刊登了该协会于2012年8月20日《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全文,对比今日论坛转载的回应可以看到,该说明确实有提到“白酒产品中基本上都含有塑化剂成份,最高2.32mg/kg,最低0.495mg/kg,平均0.537mg/kg。”等字样,但并没有“超过国家规定的约8倍”等字样。
事实上,从媒体披露的第三方机构上海天祥质量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酒鬼酒的检测数据来看,超标的并非塑化剂(DEHP),而是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该指标高出了最大残留量的260%。
《关于白酒产品塑化剂有关问题的说明》(简称《说明》)中提到,白酒生产过程中自身发酵环节不产生塑化剂。白酒产品中的塑化剂属于特定迁移,主要源于塑料接酒桶、塑料输酒管、酒泵进出乳胶管、封酒缸塑料布、成品酒塑料内盖、成品酒塑料袋包装、成品酒塑料瓶包装、成品酒塑料桶包装等。
《说明》还指出,溶进白酒产品塑化剂最高值是酒泵进出乳胶管,目前所有白酒企业都在使用该设备。每10米乳胶管可在白酒中增加塑化剂含量0.1mg/kg,有的企业用一次酒泵(50米乳胶管),还有的企业多达4~5次。
不过,《说明》称,通过协会的大量工作和白酒企业认真重视,目前,全国白酒重点企业的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指标均低于食品标准值。并且塑料制品(设备)在白酒产品生产过程中,从70年代至今已使用近40年,未出现因塑化剂致病案例。
中国酒业协会表示,目前,我国白酒标准正在研究白酒产品塑化剂含量标准限定,某些媒体在缺乏依据的情况下就断言白酒产品塑化剂超标,这种做法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