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网导读】央视曝光勾兑酒之后,不仅对酒业造成了负担,对其自身也造成了舆论压力。不明不白的白酒,追查纯粮食还是勾兑酒?由于央视的报道内容也是不明不白,于是,就有网友笑称:央视又在开始误导善良的人民群众了!
15日晚,《焦点访谈》播出之后,引起了极大的轰动,最引人关注的一种评论便是“央视误导”群众之说。此评论一出,央视绝对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有业内人士专门列举了央视误导群众的“罪证”。
首先,业内人士通过两个事件澄清了关于对“勾兑”14年的误解。前一件事,是1998年春节期间发生在山西文水县的特大假酒案,不法商贩用甲醇兑水制成的散装白酒导致27人死亡。此事经时任中央领导批示后,全国各大媒体跟进报道,初步形成了公众对“勾兑”的认知。后一件事,是1999年的一次新工艺白酒研讨会上,著名白酒专家沈怡方高工在会上指出,目前采用食用酒精生产的新工艺白酒达到70%。但该观点被媒体误读,次日国家级权威媒体报道“目前我国70%的白酒系勾兑”,当时即引起轩然大波。这就导致很多人将两件事联想到一起,由此形成了“勾兑酒”等于假酒或劣质酒,不敢喝、不能喝的广泛认知。
其次,央视在报道中对勾兑酒是否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始终没有说清楚,没有采访国家质检总局、中酒协或中食协等权威部门,以偏概全,直接误导公众。此外,添加香精香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也同样没有采访主管部门。模糊的报道内容不得不让业内人士发出感慨——央视在误导群众。
因为一则新闻,两方受损,也许,这是央视没有想到的。虽说此报道波及甚广,但是,通过网友的评论可以看出,有些人是很欣喜的。有人就评论说:“今天看了焦点访谈曝光白酒行业的潜规则,对于像我们这些都要倒闭的生产原浆白酒的酒厂算是个好点的消息吧。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有下文,勾兑酒的口感确实比我们酿的原酒要好。原酒要经过多年的陈封和苛刻的酿酒技术要求才能达到的,酒的成本会很高。利益驱使。所以都会去做勾兑酒,然后就是大量的广告。不管你好不好 ,广告多了,牌子亮了就是好,就有档次。让我们这些真正做原浆酒的无法生存。因为成本过高,以我这为例。生产50度玉米原浆白酒每斤成本在3.5元。加上市场销售运输成本 ,成本每斤都快到4元了。我这边的市场上有很多的白酒零售价才 2.5元到3.5元。你说说能是什么酒?我现在是很无奈了,想转行也转不了,毕竟酒厂的设备投资很大。”
可谓是有人欢喜有人忧,而没想到的是,作为报道方的央视却是发愁的一方。然而,事实已经如此,央视必须为其报道负责,我想,现在有不少群众想要迫切地知道央视将如何为自己善后。
《焦点访谈》爆酒业丑闻 “酒门”事件层起彼伏
央视播出《不明不白的白酒》 其真相究竟如何
从央视曝光白酒勾兑事件谈“央视彻底和酒杠上了”
受央视报道影响 酿酒板块早盘表现疲惫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