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白酒江湖25年,老沈见证了行业发展的风起云涌。前不久,老沈受邀给公司的青年后备人才讲课,就讲到了我参加工作后经历的三次行业“危与机”及由此带来的启示。
改革开放后,泸州老窖开始公开引进大学生,我作为最后一届享受国家“包分配”的大学生,进入了泸州老窖公司,见证了泸州老窖的辉煌与荣耀:1952年,泸州老窖荣获首届中国名酒,后蝉联历届“国家名酒”称号;1957年,国家组织专家对泸州老窖进行工艺查定、总结泸州老窖酿造技艺(泸州老窖是行业第一家接受国家工艺查定的企业,1962年和1964年,国家分别对汾酒和茅台进行工艺查定,这三大工艺查定奠定了建国后中国白酒发展的第一个里程碑);1959年,泸州老窖出版新中国第一本酿酒教科书《泸州老窖大曲酒》,被全国浓香型白酒企业奉为生产工艺操作“圣典”。此后经年,泸州老窖将自主开创的中国白酒勾调技艺、人工窖泥老熟技术等无私奉献给全国同行,从此中国白酒进入了“浓香天下”时代(浓香型白酒占市场份额70%以上),遂被行业奉为中国白酒第一代霸主。
然,1989年国内爆发了第一次金融危机(银根紧缩危机),此次危机持续时间并不长,1990年下半年经济便回暖复苏,但此次金融危机对白酒行业的冲击却是巨大的。因为在此之前,白酒行业走的都是计划经济的路子。此次危机迫使白酒行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各大酒企纷纷在战略上进行调整,泸州老窖开始了“名酒”变“民酒”之路,希望以量增加销售收入。而此时的五粮液,则顺应了市场消费升级的变化,不断对其产品进行提价,从而在价格上超越其他名酒品牌。至1992年,五粮液成为行业第二代霸主,并开启了十年酒业大发展。
1997年山西朔州发生特大假酒案,紧接着的1998年又爆发了亚洲金融风暴,此次冲击再次改写了中国酒业之版图,1998年茅台顺利崛起。这次危机使得中国酒业经历了5年低谷期,至2003年终于触底反弹,并迎来了10年黄金发展期,茅台、五粮液成为并驾齐驱的两大行业龙头,郎酒、洋河等品牌强势崛起,整个行业达到5000亿销售规模。
从以上两次行业危机,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危机过后,都有新的品牌崛起,亦有名酒品牌被拉下。
2013年,受国内外、行业内外诸多因素影响,白酒遭遇了第三次行业危机,我们判断这次高位调整期将不会太短。纵观白酒发展史,预估下个十年,一定会有新品牌崛起,综合品质、历史、文化来看,将快速崛起的品牌当属汾酒和剑南春。
其实,中国白酒行业从来不缺酿酒专家、生产技术家、营销专家乃至企业家,但很缺战略家和思想家,如造就五粮液之酒业大王的王国春、推动洋河之快速崛起的张雨柏。
因此,我常常告诫公司的青年员工,要多向五粮液、洋河等优秀企业学习,不断改进自己。同时,亦要看到泸州老窖独有的不可复制的优势。
泸州老窖是浓香型白酒的鼻祖,是行业创新发展的引领者:创建中国第一个以酒产业为主题,集聚白酒生产全产业链品牌示范园区;拥有全国固态酿造领域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国家级的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固态酿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行业首家国家酒类检验中心;行业首家院士专家工作站;并首创中国白酒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可追溯体系”,致力于让中国白酒的质量看得见。
其次,泸州老窖的人才优势非常突出,拥有行业人数最多的专家团队:7位教授级高工,3位省学术带头人(全省共有4位),3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为行业之首)。同时,泸州老窖还与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江南大学等国内著名高校建立了基于产业链的产、学、研、推、用的研发创新团队。
第三,泸州老窖是行业首家拥有有机原粮基地的企业,也是行业首家拥有“双国宝”酿造资源的企业。就在5月3日,泸州老窖1619口明清古窖池群、16家古酿酒作坊以及三大天然藏酒洞一并入选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物入选数量和类别居全行业之首。
白酒行业下个十年,泸州老窖如何突围?在老沈看来,必须坚持科技创新与文化先行,用过硬的品质和深厚的文化武装自身;同时,向消费者传达饮酒与健康的正确理念,通过开展品鉴会、打造酒文化博物馆、建设酒镇·酒庄和中国白酒主题公园等方式将科技技术和历史文化转化为消费者能理解、能读懂、能品味、能感知的文化。
下个十年,白酒江湖,谁主沉浮,我们拭目以待!
相关阅读:
酒企控量保价待复苏 白酒行业面临洗牌
酒业一周热点回顾:“民酒”风暴席卷酒行业
行业困局须添销售新力量
白酒行业的“理性之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