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三公消费”、“八项规定”政策出台等影响,不仅一线品牌茅台、五粮液市场受到了很大冲击,二三线品牌郎酒、泸州老窖、剑南春等也未能幸免。正如一位业内人士分析说“今年白酒行业形势将非常惨淡,市场的遭遇比2009年更坏。”2009年先是金融危机,后是消费税调整,还有席卷全国的“严打酒驾”行动。那么,南宁的白酒市场是一种什么形势,广大商家又处于什么样的生存状态呢?记者对本地白酒商进行了采访调查。
对市场比较悲观,多数经销高调低年度销售目标任务,下调幅度在10%以上
每年的3-7月是白酒的传统销售淡季,但这个时候老王并不会闲着,而是走访全区各地的经销商,为旺季做前期准备工作。老王是南宁规模较大的知名白酒代理商之一,十年来代理了多个国内知名白酒品牌。今年则大不同,他待在公司的时间多了。他说,多数经销商对今年的市场不太乐观,提货积极性更是直线下降,许多商家都表示,近期不打算打款提货,因此,下去也难收到预期的效果,只好改为电话沟通。
当然,市场的悲观情绪,也直接反映在年度销售任务目标上。老王坦言,鉴于今年的市场形势,去年底预定的任务目标将要往下调,幅度在15%左右,如某品牌白酒的年底销售任务目标将从6000万元降到5000万元。其实,老王公司这翻经营策略调整的举措,只是南宁白酒销售行业的一缩影。
广西名樽酒业投资有限公司是四川沱牌舍得、武陵酱酒等知名高端白酒品牌的广西战略运营商及丹泉的经销商,其公司总经理汪体凭表示,白酒市场如再持续低迷,可能会下调年度销售任务目标,下调多少暂未确定,但幅度应不会小。
除此之外,据记者调查了解到,南宁市不少知名白酒牌的代理商都坦言,将会下调公司的年度销售任务目标。
另外,各酒企业绩的下滑也是代理商悲观情绪的有力佐证。据金融界网站消息称,前不久,全国14家白酒上市公司一季度财务报告披露的数据显示,白酒业发展速度开始明显放缓,行业两大龙头企业五粮液、茅台营业收入增速均低于20%,此前增速惊人的洋河一季度增速仅为6.06%,酒鬼酒、沱牌舍得、水井坊营业收入甚至出现了负增长。其中,酒鬼酒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达-62.34%。
商家库存压力大,大多只签订零合同,争取价格、政策支持但不签销售任务
生产企业与代理商、经销商之间的生存关系,犹如鱼水般紧密联系,上游生产企业日子不好过,下游的代理商、经销商也难幸免。
酒商刘平(化名)是四川一知名中高端白酒品牌的代理商,按照往年的惯例,3月是与厂家签订销售任务合同的时间,今年这个程序虽然也照常进行,但却有所改变。刘平告诉记者,今年签订的是“零合同”,即只签价格政策、厂家支持政策和区域品种销售政策,但不签订任务目标。换句话说,厂家不再给代理商或经销商压任务,预收款毫无疑问要大打折扣。然而,在往年,不但厂家要压任务,而且每年还要大幅递增,一线品牌在30%-50%;二三线品牌则更高,达到50%-100%。
刘平以很无奈的语气感叹说,受政策、市场等因素影响,去年白酒的销量极其不理想,因此,库存积压比往年都大,资金压力是个不小的数目。
庞大的库存压力,就好比一块大石头压在代理商和批发商心头。那么,各商家的库存究竟有多大?批发商黄先生透了一下自己的底子,他手里的库存积压,即便今年不从厂家进一瓶酒,按照去年市场的形势,一年也卖不完。他进一步介绍说,郎酒的代理商和批发商手头的库存积压则更大,即便如此,他们还要面临增任务的压力。
为降低运营成本,一线白酒品牌代理商悄悄裁员,扛不住资金压力,部分经销商改行
一个不争的事实,库存积压将是今年广大商家迫切解决的汤手山芋,解决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然而,利润的大幅压缩则让广大商家雪上加霜。
汪体凭告诉记者,时下公司着实要面临资金方面的压力,但还不至于影响公司的正常运作。代理一线品牌的代理商可就没这么轻松。茅台零售价在2011年春节登上2300元神坛后,价格是一路走低,记者在南宁一些超市和糖烟酒店看到,以53度飞天茅台为例,目前南城百货岭南家园店零售价1519元,某电商茅台零售价仅为1099元,最高下降了1000多元;而部分代理商的批发价甚至跌破了出厂价819元,出现价格倒挂现象,直接影响则是商家的利润大幅收缩。更为严重的是,一线品牌批发价下跌,也直接挤压了二三线品牌的市场,以二十年青花郎为例,其批发价在800多元,与茅台酒价格接近的前提下,选择茅台的自然会更多。
受利润大幅下滑影响,商家只能在内部成本上寻求解决方法。记者调查发现,少数商家已开始开源节流,如外派人员解除合同,个别公司甚至直接解聘20%左右的工作人员。
然而,与资金实力较为雄厚的大公司相比,实力较小的商家日子则更艰难。郑老板是南宁小有名气的白酒批发商,在白酒市场打拼了七八年,但今年年初开始,生意是接连受挫,每月人工工资、租金等成本亏损近万元,受资金困扰,3月他选择了退出酒类批发行业,即便如此,他手头上仍有上千件价值上百万元的白酒“待嫁闺中”。用他的话说,市场需求疲软,即便是想降价抛货也没有人敢接招。记者还调查了解到,像郑老板一样,不少商家也开始选择转行或调整经营战略。
广西酒类协会葡萄酒分会长、广西南宁道义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义明表示,今年公司的经营结构已重新做了调整,以经营进口葡萄酒为主,国内白酒为辅。
对于没有转型的商家来说,则是努力在渠道上寻找突破口,汪体凭介绍说,今年将重点开拓特殊渠道,如与电信运营商合作拉动中高白酒的消费,而对于酒楼、烟酒店、商超等传统渠道的开拓力度将有所放缓或减弱。
5月24日,在新食品杂社主办的“金质习酒2012-2013中国酒业广西渠道冠军颁奖盛典”上,广西酒类行业协会负责人表示,登记备案的酒类销售企业中,确实有少部分转行,但具体数据尚未统计。一位资深的业内人士悲观地预测,今年酒类销售行业将有至少30%的经销商要倒闭或转行。不过,一些商家对今年的市场前景也表现乐观。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