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酿网导读】最近中欧贸易之战可谓火药味十足。其实,早在去年8月份,中国酒业协会就针对进口葡萄酒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当时商务部受理此申请,但并未正式立案启动调查。直到最近欧盟对华光伏征税案被通过,商务部对进口葡萄酒反倾销的调查才再次被提及并最终得以立案。此次立案势必对欧盟的葡萄酒产业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在此,佳酿网小编就帮您总结一下中国葡萄酒“双反”征程。
【对进口葡萄酒反倾销事件新闻总结】
2012年8月下旬,进口葡萄酒遭遇商务部反倾销调查的传言终于坐实。事实上,早在8月初,商务部就已派出调查人员奔赴沿海各个进口葡萄酒主销市场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当时,据多家媒体报道,国家商务部接受中国酒业协会的正式请求,对欧盟进口葡萄酒是否冲击中国市场,欧盟对当地葡萄酒产业是否有补贴等进行调查。
2012年9月份,中国酒业协会代表国产葡萄酒行业,向商务部递交申请,要求商务部对原产于欧盟的进口葡萄酒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尽管当时尚未正式立案开展调查,但“双反”已经激发了市场对进口葡萄酒暴利神话破灭的遐想。对于“双反”调查,不仅国内葡萄酒企业表示支持,国内最大的综合酒类电商酒仙网CEO郝鸿峰也表示坚决支持。该年,商务部受理此申请,但依旧未正式立案启动调查。对于中国商务部受理“双反”申请,欧盟相关方却认为中国此举为不理性的贸易保护主义,很有可能引发中国与欧盟贸易争端。
2013年5月15日,欧盟对华光伏征税案原本定于该日进行成员国投票,但当天绝大多数欧盟成员国并未投票,因此延期至24日再次投票。业内人士普遍认为欧盟将不顾成员国和行业反对声音,强行通过建议案。
2013年5月24日,欧盟成员国内部就欧委会对华光伏征税建议案投票表决,按照程序,初裁结果会在6月6日正式发布。在最后关头,中国仍在争取实现逆袭。不过,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22日表示,中国与欧盟就光伏产品双反案进行的首轮价格承诺谈判宣告破裂。
2013年6月5日,我国商务部宣布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即“双反”)立案审查程序。作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产区,欧盟一直向我国大量低价倾销葡萄酒,并对销往海外的葡萄酒进行补贴,尤其是一些销往我国和俄罗斯的葡萄酒。由于进口葡萄酒方面长期存在此类倾销和补贴状况,我国的葡萄酒生产企业很多陷入亏损境况。不过,在商务部“双反”立案之后,许多国产葡萄酒生产企业马上对此做出了反应。以王朝葡萄酒公司为例,就上演了一场为北京、上海、天津等地2000多座写字楼白领免费送酒的活动。此次对欧盟葡萄酒进行的“双反”调查,势必让长期被进口葡萄酒打压的国产葡萄酒找回在国内市场中的地位。而在中国政府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立案审查程序后。便有媒体报道称,中国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意在“报复”欧盟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倾销税。
2013年6月6日,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就报道称中国对欧盟实施贸易“报复”答记者问。中国驻欧盟使团发言人说,目前,中国商务部启动对欧盟葡萄酒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是根据中国国内葡萄酒产业递交的申请和要求,依照中国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的,符合世界贸易组织有关规则。这是正常的调查,谈不上什么“报复”。
所幸,欧盟与中国政府双方都深知贸易战的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就在中国官方宣布对欧盟输华葡萄酒发起调查的数小时前,欧盟官员宣布将把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全额进口关税的时间推迟两个月。欧盟贸易委员要求中国光伏产品制造商在8月6日之前提出能够替代关税计划的可行方案。在这两个月的时间内,所有中国光伏产品的制造商都将面临11.8%的关税。如果最终无法达成协议,将按照原定税率水平征收关税。这应该是欧盟尝试部分让步,留出时间给中国制造企业与欧洲有关部门协商和解方案。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