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葡萄酒商会会长何耀康说道,一些欧盟产葡萄酒确实存在低价销售问题;“双反”调查对欧盟低端酒的影响较大,但对高端酒的影响将非常有限。
“别的国家做了不好的事,结果拖累了我们。”在希腊曼提尼亚的约翰说道。他指的是中国商务部7月1日启动对原产欧盟的葡萄酒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在约翰看来,那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欧盟上月初对中国产太阳能板征收临时反倾销税,太阳能板问题的积极推动者法国和意大利受到惩罚,却伤及无辜。和约翰一样,所有对迅猛发展的中国葡萄酒市场充满期待的欧洲葡萄酒商都对眼下的局势发展感到担心。葡萄酒双反调查预计一年内结束,特殊情况下将延长至2015年1月1日。
根据海关数据,中国市场的进口红酒约有60%来自欧盟,其中40%来自法国。双反措施之后,预计消费者需要为来自欧盟的葡萄酒支付更高价格。而因为享受免关税待遇,智利和新西兰产葡萄酒预计将成为进口红酒市场上的受益者之一。目前中国红酒市场有300亿元人民币的年消费规模,其中1/3是进口红酒。
香港葡萄酒商会会长何耀康还说道,一些欧盟产葡萄酒确实存在低价销售问题,特别是西班牙、意大利的某些产区,进口的桶装葡萄酒每升不到1美元,甚至更低,还包括一些质量低劣的瓶装酒,这些酒进口后严重影响到中国产葡萄酒特别是低端酒销售。据他介绍,实际上早在去年6、7月间,中国酒类行业协会就曾向商务部投诉欧盟葡萄酒倾销问题。
何耀康相信,“双反”对欧盟进口低端酒的影响较大,但因为进口渠道很难严格监控等因素,对高端酒的影响将非常有限。他还透露,自6月初商务部警告将对欧盟产葡萄酒双反调查以来,众多葡萄酒经销商纷纷出手囤货。
他指出,进口葡萄酒在渠道层面高度分散,信息不对称,导致市场上以次充好、以假乱真严重。他举例称,近日曾亲眼看到一瓶在法国超市卖2欧元多的低档葡萄酒,俨然冒充高档酒在日照某商店货架上以600多元销售。
相关阅读:
葡萄酒电商借欧盟“双反”获益
董树国:葡萄酒“双反”有利于促进中欧贸易公平
商务部对欧盟葡萄酒正式立案调查
葡萄酒“双反”调查引热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