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存难题VS渠道通路
在多位业内人士看来,去年9月泸州老窖的一次回购行动,正是其此次涨价的真正动因。据商报记者了解,泸州老窖曾以“清理蹿货、整顿市场”的名义,从全国经销商手中回购10万件国窖1573产品,价值高达6亿元。根据协议,回购的10万件产品,将在3年后返还给经销商,并承诺产品3年后升值收益归经销商所有,如果贬值则由泸州老窖补足。
“这其实就是将酒卖给了银行,如果泸州老窖价格一路雪崩,低于此前回购的价格,泸州老窖则要补齐巨额差价。”杨陵江表示,若泸州老窖不能保住国窖1573的价格,那就得为未来的巨额回购资金埋单。
与国窖1573身背的回购负担不同的是,茅台面临的是“另类”的渠道困局。
“茅台有两个背景,一是行业第一品牌,二是靠政务商务消费支撑。因此,以前茅台经销商要做的事情是往厂家打款,催厂家发货,再通知客户提货。长此以往,茅台经销商的市场推广能力已经退化。”前述渝北区某酒水行业人士表示,在“三公”消费受限后,茅台继续转型,其董事长袁仁国也提出,茅台将向民企找市场。因此,茅台开放经销权的目的,正是在于吸引具备强大市场营销能力的经销商,开拓市场。
逆市提价 泸州老窖为品牌“探路”
事实上,市场对泸州老窖涨价的回应并不积极。国窖1573重庆一位经销商告诉商报记者,近期国窖1573确实小幅涨价20元左右,不过若一次购买5件左右,仍可以拿到820元/瓶的团购价格。
另一家国窖1573的经销商、重庆品泸酒类销售有限公司尽管声称1389元/瓶的价格很难再降,但还是表示如果购买1件以上,可以拿到1180元/瓶的价格。
“在目前的行情下,国窖1573提价无异于饮鸩止渴。”杨陵江坦言,泸州老窖在酒行业深陷困境之际想“弯道超车”的想法是好的,但是没有哪一个品牌对另一个品牌的超越纯粹是通过价格来体现的。
“泸州老窖想通过涨价树立行业第一品牌,这不过就是一种精神胜利法,没有销量要高价有何用?”在谈及国窖1573的涨价时,知名酒行业观察家舒国华对商报记者如是说。在舒国华看来,国窖1573显然是难以承受五粮液和茅台的降价重压,看着眼前横竖都是死,于是选择了价格上力压茅台、五粮液,“甭管他能卖多少,至少精神上是胜利者。”
白酒专家肖竹青在接受商报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国窖1573的提价有其积极意。在他看来,市场低迷让经销商普遍缺乏信心,国窖1573的提价主要是为了振奋渠道信心,是对高端白酒未来市场走向的探索。另一方面,国窖1573逆市提价是为了提升品牌价值,打造一种奢侈品的标志。
白酒营销专家铁犁也向商报记者表示,国窖1573的涨价是一种技术手段,提价将给泸州老窖品牌形象提升带来正面意义,看重的是为未来赶超茅台和五粮液打下价格领先的基础。不过,铁犁坦言,相比而言,茅台的渠道变阵是战略手段,更具实际意义。“茅台的品牌本身已经是行业大哥,它不仅要品牌和未来,还要市场和销量,茅台的渠道拓展将使其渠道更加优化,更加适应市场竞争环境。”
大浪淘沙 两强领跑格局暂难动摇
“每一次白酒业危机的调整,总有新的品牌崛起,总有名酒品牌被拉下。”舒国华说,在1988年名酒价格放开后,五粮液崛起,泸州老窖走下36年的宝座;而在1998年假酒事件中,汾酒遭受重创,而小糊涂仙、金六福则顺势超越相当多的老名酒;在2003年后,名酒强势回归,洋河和郎酒异军突起,五粮液、茅台继续领跑,剑南春没落。
本轮调整呢?“目前看来,白酒行业的集中化程度会越来越高,一些三四线酒企将会在本轮调整中被大品牌收编或是出局。”舒国华表示,排在行业第三位的洋河主阵地在江苏,严格说来,不算是全国品牌;而老四的泸州老窖近两年来品牌逐渐式微。经过三五年的调整后,由于品牌价值和渠道成熟的优势,白酒行业还将是茅台和五粮液两强领跑的局面。
“不管从品牌价值、影响力还是从整体规模上,国内其他酒企想在三五年内超过茅台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但不排除十年或更长时间后,其他企业实现在规模上超越茅台。”铁犁表示,未来白酒企业的争夺主要领域将是在品牌价值带动下的“腰部”产品的争夺,五粮液产品体系完善,不出大问题,不会落伍。而茅台将其“腰部”的子产品价格大幅下调,无疑也是为了迎合市场变化,夯实中端市场。
铁犁表示,茅台“腰部”产品的降价,在大幅度扩充茅台品牌和酱香型白酒占有率的同时,将凭借其品牌影响力挤占贵州其他酱香型酒乃至郎酒的市场。
相关阅读:
汉酱降价五成 茅台“腰部”发力
茅台深度“触网” 与酒仙网达成战略联盟
国窖1573逆势涨价 涨幅达14.4%
国窖、洋河逆势而动意欲何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