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葡萄酒行业,“贺兰山东麓”成为近几年的一种“现象”,犹如一匹黑马横空出世,不断出现在中国和世界葡萄酒行业的视野中:
2003年贺兰山东麓成为继河北昌黎、山东烟台之后第三个获得“葡萄酒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保护区认证。
自2007年以来,中国葡萄酒行业主要品牌张裕、长城、王朝等以及世界葡萄酒行业巨头保乐力加、轩尼诗等陆续入驻贺兰山东麓。
2008年,世界最大的葡萄酒销售商保罗利加与贺兰山葡萄酒业公司合作。
2011年,世界著名葡萄酒企业轩尼诗组织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世界级专家对中国几大葡萄产区进行两年多的反复评估后,最终“良鸟择枝”选定了贺兰山东麓,投资建设了拥有1000多亩葡萄园的酒庄,专门生产高档起泡酒。轩尼诗一位负责人感叹:“这两年贺兰山东麓适合种植酿酒葡萄的整片地快被抢完了,轩尼诗来晚了。”
2011年4月,宁夏贺兰晴雪酒庄的加贝兰在《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中获得波尔多类型红葡萄酒最高奖,《品醇客》大赛负责人评价说:“这是中国开始进入世界优质葡萄酒生产国行列的标志”,在此前后,贺兰山东麓的银色高地、西夏王、圣路易·丁、宁夏红等众多品牌均在世界各类权威葡萄酒大赛中获奖,贺兰山东麓因此成为“获奖明星之乡”和“明星产区”的称号。
2011年9月7日,《品醇客》世界葡萄酒大赛颁奖典礼在英国伦敦皇家歌剧院举行,从惊奇、怀疑、热议到信服,世界把掌声送给了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
2011年10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贺兰山东麓百万亩葡萄产业带暨文化长廊发展规划》,随后,自治区发改委按照要求完成了《促进中国(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产业及文化长廊发展的意见》,勾画出了贺兰山东麓发展百万亩葡萄文化长廊的蓝图:“十二五”期间,贺兰山东麓新建葡萄基地40.6万亩,到2020年,在贺兰山东麓形成总规模达100万亩的葡萄产业带。同时建设“一心、三城、十镇、百庄”,即建设1个葡萄酒文化发展中心,3个葡萄酒城,10个各具特色的葡萄主题小镇和100个以上的酒庄(堡)。
2012年1月,宁夏政府率先成为中国在国际葡萄与葡萄酒组织(OIV)的省级政府观察员,同年宁夏率先成立了第一个全国省级葡萄酒发展机构——宁夏葡萄花卉产业发展局,在全面推动贺兰山东麓产区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2012年8月,国际葡萄酒大师杰西丝·罗宾逊在参加了首届贺兰山东麓葡萄酒节后撰写的《中国最具潜力的葡萄酒产区》一文在伦敦《金融时报》上发表,得到中外葡萄酒行业与专家的广泛关注,并计划将贺兰山东麓编入下一版的《世界葡萄酒地图》一书。
2013年1月,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产区荣获“胡润百富2013年至尚优品全球优质葡萄产地新秀奖”。
2013年3月,宁夏西夏王酒业获得中国外交部外交大使级专用酒称号等等。
2013年6月28日有着超过250年的酿酒历史,旗下拥有数十个著名高端酒类品牌的法国酩悦轩尼诗夏桐(宁夏)酒庄正式投入运营,这意味着法国酩悦轩尼诗酒业集团将致力于在中国生产高端起泡葡萄酒。酩悦轩尼诗此举,再次将世界葡萄酒界的目光锁定于宁夏贺兰山东麓。
近10年间的持续发力,让“贺兰山东麓”成为宁夏敢于喊出“紫色梦想”的坚实依靠,这片土地呈现出的生机勃勃景象,让人几乎忘却了宁夏葡萄酒产业的艰难成长过程。
已有的荣誉和认可,对于一个产业的发展而言,似乎还不够撑起一切。贺兰山下的数十万亩葡园,即将演绎一个个被写进蓝图的创想。
相关阅读:
宁夏葡萄与葡萄酒研究院暨宁夏葡萄酒协会成立
贺兰山东麓:中国葡萄酒明星产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