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台集团名誉董事长季克良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为中国白酒的国际化竞争注入新的活力,酒的竞争最终也是文化的竞争,文化的互相融合。
正在贵阳举办的第三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上,与会专家学者就中国白酒如何转型发展各抒己见,“国际化”成为关键词。
季克良说,中国白酒浓缩了五千年的文化,是代表中国文化一张重要的名片,国际化的白酒消费,更深意义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化输出。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张志刚认为,中国白酒在转型发展中借鉴外国名酒拓展国际市场的经验,有利于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高度重视产品的质量、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建立技术标准,依法保护品牌等经验,值得中国酒类企业借鉴。中国白酒要用更加开阔的视野和全球的眼光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法国葡萄酒品鉴协会会长Jerome Mancosu说:“每一个产区的酒都有它的"天、地、人",每一瓶酒都有酿酒师带来的独特技术,每一个品牌不同味道才是每一个品牌自己的魅力所在。中国白酒做好自己,将自己做到最好,就会受到欢迎。”
法国波尔多名庄联合会副会长阿波兰说:“中国的白酒,像茅台酒的品质已经得到世界的认可,中国其他的白酒不要一味地复制茅台。”
相关阅读:
世界多款名优葡萄酒将亮相贵州酒博会
酒博会:白酒高管畅谈白酒未来
贵州酒博会 市民排队购茅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