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优秀的民族传统产业,往往体现着这个民族的哲学思考与价值主张。而兼具物质与文化属性的白酒,更直接映射出中华民族独具特色的人文个性和时代诉求。
日前,刚刚落幕于北京的中国白酒东方论坛,围绕白酒产业价值思辨,为人们呈现出一场极富魅力的思想盛筵!
白酒是一个穿越中华历史的文化符号,它诉说着一个民族的图腾情结,演绎着东方式的生活方式,肩负着民族复兴的产业梦想。本届白酒东方论坛紧紧围绕“凝聚产业力量,绽放白酒价值”核心主题,为行业正本清源,助产业返璞归真,打开了一扇又一扇思想之门!
当“文化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被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去倡导,同时兼具二者先天优势的白酒产业,便前所未有地迎来了产业调整、创新和升级的难得历史契机。白酒的产业价值如何向全社会真实传播?白酒的核心价值体系如何在业内外人士当中赢得广泛认同?来自“五粮液”、“泸州老窖”、“洋河”、“汾酒”、“剑南春”、“古井”、“宋河”、“迎驾贡”、“牛栏山”、“景芝”、“今世缘”、“伊力特”、“汤沟”、“仰韶”、“杜康”、“龙江家园”等21家名优白酒骨干企业的领军人物、“京糖”、“商源”、“酒仙网”、“吉马”、“粤强”、“新星”、“亿星”、“人人大”、“增力”等数十家全国和北京地区的酒类经销商巨擘,环球时报、三联生活周刊、新浪网等近百家媒体,围绕“白酒产业价值”首次进行了系统全面深入的思考与研讨,收获如下丰硕产业价值成果:
一、守正与创新,是白酒传承发展的产业之魂
白酒,是同时穿越人类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和未来生态文明各发展阶段的优秀民族传统产业。
在白酒产业发展历程中,有两种思维方式对它产生巨大影响:一是中国传统文化视阈下对于人文精神的注重,即对于经验的注重;二是西方现代文化视阈下对于科学精神的注重,即对于精准性的注重。中国白酒产业的发展与升级,是这两种思维方式交织作用的结果。
东方酒业杂志社总编杨志琴
东方论坛秘书长杨志琴女士提出,关于探索白酒产业价值,有两个词很重要:守正与创新。守正就是坚守优良的传统,创新就要与时共进。守正、创新这两个词,是我们白酒行业从历史走到今天重要的价值所在,也是它未来能够继续前行、再创辉煌的产业价值基础。在守正与创新思维引领下,白酒行业必将冲过严寒,为产业开创出美好的明天。
传统白酒消费文化中,“义、礼、利、乐、通”是其基本诉求,因而酒体风味特性和物质功能往往被忽视。受此影响,白酒在技艺上偏重于经验、文化上偏好于崇古;而现代市场竞争环境下的消费文化思潮,则驱动着白酒开始研究酒体风味本身的特性,关注和强调消费者的饮酒体验。白酒在技艺上逐步吸纳各种先进科学思想和应用技术,构建以“生态酿酒”为核心的微生物生态体系,使白酒成为古今中外酿酒技艺之大成。
在文化上,白酒肩负传统文化“守正”使命的同时,更寻求着艰苦卓绝的时代创新:既演绎着国学经典、坚守着历史与传统菁华,又倡导着时代精神,诉求着现代时尚与传统经典的有机相融,为当今中国文化大战略的构建勇当先锋。
二、白酒产业“四大价值定位”
“名酒战略思考平台”——《东方酒业》杂志,集合近年来业界研究与思考,首次在本届论坛上明确提出对于白酒产业价值及其性质的四大全新定义:
白酒,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龙头产业;
白酒,是地域生态绿色产业中的特色产业;
白酒,是生物科技产业中的制造业;
白酒,是生态工业产业中的文化产业。
为什么说白酒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龙头产业”?因为白酒在“三农”经济中所做的贡献最大,为农业产业化发展发挥了实实在在的巨大推动作用;
为什么说白酒是“地域生态绿色产业中的特色产业”?因为白酒在酿造过程中,对于水质、土壤、空气、气候以及生物多样性等有着严格要求和天然依赖性。她对生态资源的要求远远高于其它产业。要想酿好酒,必须营造一个有利于酿酒微生物自然生长的良好生态环境,产业环境的改善与提升,极大地推动人们生存环境的优化。
为什么说白酒是“生物科技产业中的制造业”?因为白酒的“生态酿酒、复式发酵”已经成为这个产业独有的产业特质和产业价值。生物发酵以及酿酒微生物的发现应用,不仅让白酒成功实现了由传统产业向现代生物产业的华丽转身,更让白酒的酿造工艺研究最终纳入“产业生态学”领域范畴;
为什么说白酒是“生态工业产业中的文化产业”?因为白酒是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传播的最佳载体,白酒文化甚至可以称为“国学”文化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产业、社会、人三者有机结合与传承,白酒的消费史就是一部文化史。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