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年多前,镇江人张巧乾(化名)来到南京,经朋友介绍做起礼品回收生意。他说,做这行比上班强,一年少说也能净落十几万元。几年下来,张巧乾用原有积蓄加上挣来的钱,回老家买了房,还买了辆奔驰车。可他现在却想转行了:中央各项禁令下,礼品回收市场急转直下。眼看春节已经过去,生意仍没任何起色。
开个礼品回收店,一年能赚十几万
鼓楼区北京西路附近,一间五六平米大小的门面房,便是张巧乾的礼品回收店。这家店没有名字,只在门牌上标着“回收礼品”4个大字。玻璃门上列着回收的项目,有茅台、五粮液、冬虫夏草和各种购物卡等。
2月8日中午,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店前,店里亮着灯,但没有人,门上挂着锁。
记者拨通门上留的联系电话,店主张巧乾表示,稍等几分钟,很快就过来。没过多久,一辆黑色奔驰车停在店前,一个40岁左右的男子从车上走下来。“现在没什么生意,店门就这么关着,有人来就打电话。但这年都过去了,我也没接到几个电话。”他说。
张巧乾说,自己曾开过超市,对烟酒流通环节比较了解,业内也有不少熟人。加上手里有点积蓄,就在朋友的建议下,做起礼品回收的买卖。
“只要店能坚持下来,时间一久,自然会有客人找上门来。”果然,店开了没多久,就有人带着烟酒来找他回收。之后,他再把这些礼品转给批发商,从中赚取差价。
“正常情况下,一般把利润控制在10%以内。收购价压得太低,客人不肯。太高了,我就赚不到。”张巧乾举例称,一瓶标价1000元的酒,他7折回收,然后以750元左右的价格卖给下家。按照这种操作方式,越是贵重的礼品,他获取的利润就越多。
“去掉吃吃喝喝的生活开支,一年能落下十几万元吧。”靠着这些收入,和之前攒下的一些积蓄,他在老家镇江购置了新房。张巧乾称,生意做成这样,在这一行也就算“一般般”。
让客人有“安全感”,是业内规则
随着生意越来越忙,张巧乾就雇了一个小姑娘,专门坐在店里等客人。“一有人来,她就打电话给我。”
他称,有些政府机关的人,宁愿拎着东西多跑几家,也不愿意打电话联系,因为他们特别注意保护隐私,不愿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电话号码。所以,店里必须有人,否则客人就跑了。
“客人最大的要求就是安全。有些人过来都小心翼翼的,礼品全包起来。”
张巧乾深谙这些人的心理,因此,他从不多问一句对方的信息。进门看货,付钱收货,拿钱走人,只要提来的礼品没问题,双方的交易就像在菜市场买菜一样简单。
这么多年下来,店里来过的一些客人中,有不少熟面孔。但张巧乾说,自己除了知道这个人经常来送东西,别的一概不知。“我就是赚钱的,没必要让客人感到没有安全感。”
在记者走访的其他几家礼品回收店中,店主们也大多持有同样的态度,“我即便知道他们是什么单位的,也不能和你们说。”
张巧乾称,刚进入这一行时,曾被客人拿来的东西“吓到”,有成箱成箱的高档白酒,有价值十几万元的购物卡,还有冬虫夏草、燕窝等不少好东西。慢慢地,他就习惯了。
有时候,张巧乾还会开车到外地回收礼品,“一趟要挣个三五千块,才能去。否则连油钱都不够。”他透露,“出一趟差”的收入,应该能抵有些上班族一个多月的工资。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