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场大环境的影响下,自2013年来中国的进口葡萄酒市场开始出现下滑,但是这一现象并未影响到进口葡萄酒商的热情,欧洲最大的葡萄酒厂商卡思黛乐总裁表示:在3-4年内,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市场。
在限制三公消费的阴霾之下,葡萄酒进口量价齐跌的趋势并没有止住,但仍难挡进口葡萄酒厂商对中国的热情,“根据市场调研,我们相信,在3-4年内,中国将会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葡萄酒市场”,欧洲最大的葡萄酒厂商卡思黛乐总裁阿兰·卡思黛乐在2014年亚太区国际葡萄酒及烈酒展览会上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坦诚,虽然与高峰期相比,中国整体市场有所回落,但也有利于行业调整。
挖掘年轻消费群成争夺焦点
根据海关总署最新统计数据显示,进口葡萄酒的进口量继去年下滑5.14%之后,今年一季度葡萄酒进口量下滑的幅度高达20.7%,其中2升及以下的葡萄酒(原瓶进口酒)的进口6.2万千升,同比减少18.5%,除了进口量下跌,进口价值也在下跌,一季度的进口价值30.9亿元,下降26.2%,进口平均价格为每升35元,下跌6.9%。
这种现象无疑是受到国内限制“三公消费”的冲击,阿兰·卡思黛乐对记者表示,如果按比例来分,从前的团购大宗消费约占50%,个人消费占30%,餐饮行业消费占15%,还有5%为其他,“曾经的团购大宗消费领域受到了三公消费的影响,确实是在价值上有所下降,因为被限制的人都不敢喝列级名庄酒了。”
在这个大环境下,与白酒、洋酒一样,葡萄酒也将目光放在大众消费身上,“个人消费到底能否填补团购大宗消费下滑空缺,我目前还不能预计,但我们关注年轻消费者这个在个人消费领域的主力军”,阿兰·卡思黛乐透露,对这个群体,除了刚上市的水果葡萄酒外,今年还会引入起泡酒、香槟酒、桃红葡萄酒等。
葡萄酒营销专家王德惠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赞同,“当前在80-90后年龄段的人数约有4亿,在2010年前,国内的消费总量约有14亿升,其中30%被80-90后消费掉,这个消费量其实还很有挖掘潜力,而且随着时间推移,这个群体会逐渐成为消费主流。”
但值得注意的是,更快抓住这个群体喜好可能成为厂家未来争夺的焦点,“目前这个群体的消费特点还处于迷茫状态,就像现在成熟群体喜欢干性酒那样,这个群体的喜好仍需要进行市场调试,人群主流消费产品的属性仍处于摸索期”,王德惠表示。而且,这种争夺还不仅限在葡萄酒领域,白酒、洋酒也费尽心思迎合这群消费者的喜好。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