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酒类行业已进入全面调整时期,“酒类市场增速回落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根本上是长期结构失衡、部分品种供大于求、价格虚高等内部因素造成的。应该看到,当前的调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只要酒类企业练好内功、加快转型升级,改善市场经营环境,提升酒类流通现代化水平。”在5月28日举行的第四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以下简称“酒博会”)新闻发布会上,商务部市场运行和消费促进司副司长路政闽如此表示。
在此种市场形势和国家大幅精简展会的环境下,第四届酒博会将于2014年9月9日~12日在贵阳举办。
据贵州省商务厅副厅长、贵州省博览事务局局长陈泽明介绍,前三届酒博会吸引了大量的境内外企业、采购商和观众,推动了贵州省内外的经贸合作和行业交流,会上签约额逐届增加。第一届酒博会集中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金额1188亿元、酒类贸易合同额497.4亿元;第二届酒博会签订投资项目合同金额1578亿元、酒类贸易合同金额553.6亿元;第三届酒博会签约投资项目合同金额1777亿元、酒类贸易合同金额600.72亿元。
“酒博会对中国酒行业和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带动作用日益明显。”陈泽明表示。
陈泽明指出,为了进一步提升酒博会办会水平,取得办会实效,第四届酒博会将同时做好“减法”和“加法”:
做好“减法”,就是减少行政干预。按照中央“八项规定”和反对“四风”的要求,压缩经费,简化接待安排;做好“加法”,是指办展目标并不因勤俭办展而降低。第四届酒博会在经贸交流合作方面的目标确定为组织签订投资合作项目2000亿元、酒类贸易项目1000亿元,较前三届都有显著提高。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