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月的“中国·河西走廊第四届有机葡萄美酒节”不仅是展示甘肃葡萄酒产业综合实力的舞台,也是观察酒业市场未来趋势的窗口。节会期间,行业大腕云集,各方观点碰撞,为中国葡萄酒产业寻找未来发展方向。业内人士认为,在整个酿酒行业面临严峻挑战的背景下,甘肃在天马故乡、中国葡萄酒城武威举办行业盛会,为打造中国特色的葡萄酒树立了标杆,代表了整个葡萄酒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希望借助节会这个平台把高品质、高品位的甘肃葡萄酒推向世界,更希望节会成为全球同仁认识中国酒业与文化的窗口,成为中国酒业走向世界的名片和桥梁。
数据
酿酒行业利润负增长呈现加剧趋势
2013年,是整个酿酒行业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的一年,在日趋严峻的经济形势下,酒类行业及相关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行业增长速度放缓,市场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也有所增加。2014年这种影响还继续存在。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1-6月,全国酿酒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3868.22万千升,同比增长6.17%;产品销售收入4239.46亿元,同比增长6.93%;实现利税总额878.94亿元,同比下降4.46%;利润总额465.29亿元,同比下降8.08%。其中葡萄酒行业,1-6月,全国规模以上企业完成酿酒总产量50.85万千升,同比下降3.92%;完成销售收入191.7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0.37%;累计实现利润总额19.91亿元,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5.16%;上缴税金13.9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7%。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整个酿酒行业,2013年增速放缓、整体进入调整期的局面尚未结束,利税、利润指标仍保持负增长水平,且利润负增长呈现加剧趋势。
分析
葡萄酒产业需树立“金字塔”型结构
“当前的中国葡萄酒产业正在经历一个艰难的发展时期,从各项数据来看,葡萄酒产业下滑最厉害,究其原因,除宏观经济影响、进口酒的冲击等外部因素外,行业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中国酒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琦分析认为,葡萄酒行业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产品结构、性价比不合理,忽视了佐餐酒的发展,中高端的产品品质与价格不匹配。
“世界上主要的葡萄酒生产、消费国家,都以佐餐酒为主。而我国的多数产区、企业都把产品定位在高端,这本身就不符合产区自然条件和市场消费规律。”王琦说,随着葡萄酒产业近几年的发展,各产区都有品质不错、并获得公认的产品,但由于性价比不合理,以致失去不少市场和消费者。这需要酒企对产品定位有正确的认识,提高性价比。他建议葡萄酒行业、企业应树立“金字塔”型的结构,这样产品才能进入家庭,产业才能扎实,高端市场的“蛋糕”才能真正做大,行业才能有更好的发展。
二是对技术的认识、尊重度不够,技术支持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产区政府、企业对技术的重视不够,产业缺乏支撑。
三是酿酒葡萄及产品缺乏个性与特点,使得产区、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需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培养适合的酿酒葡萄品种,酿造有个性的产品,才是产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四是市场推广模式和本土葡萄酒文化建设滞后,缺乏市场细分和专业推广,仅靠品牌和概念,不贴近消费者,对葡萄酒文化的本土化研究不够,越来越不能适应现有的市场发展和消费者需求。
(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转载或网友提供,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本站不承担任何争议和法律责任!)